问题:急性牙髓炎的自然结局是()A、牙髓变性B、牙髓萎缩C、牙髓坏死D、牙髓钙化E、牙髓充血
查看答案
问题:女性,35岁。肿块位于右侧颊侧部皮下缓慢生长4年。检查见肿块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见个小色素点,圆形,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质地软。无压痛,可移动,无自觉症状。可诊断为()A、皮脂腺囊肿B、皮样囊肿C、表皮样囊肿D、甲状舌管囊肿E、鳃裂囊肿
问题:牙周病控制菌斑首选药物是()A、四环素B、多西环素C、甲硝唑D、氯己定E、艾力克
问题:改良生物调节器就位后磨牙区应打开()A、2~3mmB、3~4mmC、4~5mmD、5~6mmE、6mm以上
问题:女,19岁,上前牙松动3年,检查见上切牙松动Ⅱ°,扇形移位,口腔卫生较好,初步印象为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特点如下,除外()A、初期牙槽骨仅表现为疏松B、可见到牙槽硬骨板模糊不清,但牙槽骨无明显吸收C、病变中、晚期,骨吸收多呈杯状或角形吸收D、多发生牙槽骨的水平吸收E、牙槽骨吸收的范围和牙周袋深度常不一致
问题:女性,44岁,下前牙牙齿松动1年。检查:左、右下中切牙松动Ⅰ°,牙石(++),牙龈退缩2mm,边缘红,质软,探诊深度5mm,全口其他牙的牙石(+)~(++),牙龈缘水肿,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4~6mm,牙齿未见松动。最可能的诊断是()A、药物性牙龈增生B、慢性牙周炎C、牙龈纤维瘤病D、慢性龈炎E、侵袭性牙周
问题:勒-雪病(Letterer-Siwedisease)中病变的实质细胞是()A、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成纤维细胞E、朗格汉斯细胞
问题:牙根面出现牙骨质新生,见于牙周炎的()A、始发期B、早期病变C、病损确立期D、进展期E、静止期
问题:临床治疗牙周病所用的漱口剂洗必泰浓度为()A、2%B、0.2%C、1%D、0.1%E、0.02%
问题:测量附着水平,正确距离是()A、龈缘至袋底B、牙颈部至袋底C、龈缘至釉牙骨质界D、釉牙骨质界至袋底E、牙颈部至釉牙骨质界
问题:龋病最早涉及的牙体组织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髓D、以上都有E、以上都没有
问题:临床上判断牙龈有无炎症的最可靠的指征是()A、牙周袋加深B、轻探龈沟后有出血C、牙齿松动D、口臭E、牙龈退缩
问题:在一名牙龈白色病变患者的活检标本中,镜下见牙龈上皮中有带突起的细胞,表现为抗原呈递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特点。此细胞最可能为()A、基底细胞B、黑色素细胞C、朗格汉斯细胞D、颗粒细胞E、梅克尔细胞
问题:下列选项中复方碘剂的作用是()A、对含有脓液,坏死组织等有机物仍有消毒作用B、对急性牙髓炎开髓后,常用的安抚小棉球含有C、用于深髓洞消毒D、是消毒作用最强的消毒剂E、可使牙齿变色的消毒剂
问题:上颌恒牙萌出时常见的顺序是()A、6-1-2-3-4-5-7B、6-1-2-3-5-4-7C、6-1-2-4-3-5-7D、1-6-2-3-4-5-7E、1-2-6-4-3-5-7
问题:体外试验显示牙周病患牙根面与牙龈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成纤维细胞无贴附作用,其主要因为()A、根面再矿化B、根面胎行C、根面微量元素发生变化D、细菌及内毒素进入牙骨质深层E、根面软化
问题:下述各项牙周病患者在接受牙周超声洁刮治前需进行抗生素预防,除了()A、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者B、患风湿性心瓣膜炎者C、植入心脏起搏器者D、安装有人工心瓣膜的患者E、最近两年内曾接受人工膝关节植入的患者
问题:第一阶段的牙周治疗包括()A、龈上洁治B、龈下刮治C、牙周袋药物治疗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
问题:牙周膜主纤维从表面到深部分为下列五组:()
问题:下列哪种情况是翻瓣术的手术指征()A、牙槽骨吸收达根长的1/2B、骨下袋较深,为了能刮净病变组织C、牙龈萎缩,需修复牙龈D、牙龈增生需形成E、附着龈过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