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8岁。平素多食肥甘厚味食物,近二周来出现小便混浊或加凝

题目

患者男,38岁。平素多食肥甘厚味食物,近二周来出现小便混浊或加凝块,上有浮油,或带血色,或夹有血丝、血块,或尿道有涩热感,口渴,苔黄腻。脉濡数。该病诊断为()

  • A、淋证
  • B、淋证膏淋
  • C、尿浊
  • D、淋证血淋
  • E、尿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嗜食肥甘厚味,易形成的体质是( )


正确答案:B

第2题:

张某,男,40岁。平素嗜食肥甘厚味,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其首选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左归丸
C.通窍活血汤
D.天麻钩藤饮
E.半夏白术天麻汤

答案:E
解析:

第3题:

张某,男,40岁。平素嗜食肥甘厚味,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其首选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左归丸

C、通窍活血汤

D、天麻钩藤饮

E、半夏白术天麻汤


参考答案:E

第4题:

患者平素嗜食肥甘,近一周来出现小便浑 浊,上有浮油,尿道热疼痛,口渴苦黄腻,脉 濡数,其治法为

A.清热化湿、利尿通淋
B.清热化湿、开清降浊
C.清热利湿、分清化浊
D.清热利湿、解毒活血


答案:C
解析:

第5题:

多食肥甘厚味容易

A.生痰
B.助湿
C.化热
D.发生痈疡
E.发生瘿瘤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痰饮的形成。多食肥甘厚味,易生痰、化热、发生眩晕、胸痹、昏厥、痈疡等症。

第6题:

病例摘要:李某,男,69岁,已婚,干部。2012年9月7日初诊。患者平素喜食辛辣肥甘厚味,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食易饥,口渴,多尿。现症: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瘿病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消渴(中消)。中医证型诊断:胃热炽盛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多食易饥,口渴,多尿为主症,辨病为消渴中消。现症见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辨证为胃热炽盛证。胃火内炽,胃热消谷,耗伤津液。中医病证鉴别:两者都可见多食易饥,消瘦症状。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症状,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渴,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瘿肿有形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多饮、多尿、尿甜的症状。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剂名称:玉女煎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法:生石膏15g,知母5g,黄连6g,栀子5g,玄参6g,生地黄20g,麦冬6g,川牛膝5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7题:

患者男,38岁,平素多食肥甘厚味食物,近二周来出现小便混浊或加凝块,上有浮油,或带血色,或夹有血丝、血块,或尿道有涩热感,口渴,苔黄腻,脉濡数。
该病诊断为

A.淋证
B.淋证膏淋
C.尿浊
D.淋证血淋
E.尿血

答案:C
解析:

第8题:

患者男,38岁,平素多食肥甘厚味食物,近二周来出现小便混浊如米泔水,上有浮油,或带血色,或夹有血丝、血块,或尿道有涩热感,口渴,苔黄腻,脉濡数。该患者应诊断为A、淋证

B、淋证膏淋

C、尿浊

D、淋证血淋

E、尿血

该病治当以何法为主A、清热化湿,利尿通淋

B、清热化湿

C、清热化湿,分清泌浊

D、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E、凉血止血

该病治当以何方A、八正散

B、小蓟饮子合导赤散

C、知柏地黄丸

D、膏淋汤

E、程氏萆薢分清饮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E

第9题:

患者平素嗜食肥甘,近一周来出现小便浑浊,上有浮油,尿道热疼痛,口渴苔黄腻,脉濡数,其治法为

A.清热化湿、利尿通淋
B.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C.清热利湿、解毒活血
D.清热化湿、升清降浊

答案:B
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尿浊之湿热下注证。

第10题:

某男,53岁,干部。 病史:平时嗜食肥甘厚味,常酗酒,一年来出现多食易饥,但体重下降,两月之内体重下降12斤,近三个月来上症加重,并觉口渴欲饮,尿多,大便干结难解,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消渴(中消-胃热炽盛)
分析:长期过食肥甘厚味酒醇,损伤脾胃,致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故多食易饥,口渴欲饮,大便干结难解;形失所养,则体重下降;脾虚转输不利,水谷精微下注,故尿多;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为内热炽盛之象。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味:生地15g生石膏30g知母12g麦冬12g牛膝10g川连3g栀子9g大黄5g玄参12g水煎服每日一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