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的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即物象调节清楚时物镜的下表面

题目

物镜的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即物象调节清楚时物镜的下表面与盖玻片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物镜的放大倍数(),它的工作距离()。

  • A、愈大,愈小
  • B、愈大,愈大
  • C、愈小,愈大
  • D、愈小,愈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适用于荧光显微镜摄影的物镜是

A、复消色差物镜

B、消色差物镜

C、半复消色差物镜

D、平场消色差物镜

E、平场复消色差物镜


参考答案:C

第2题:

下列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成像效果最佳的是

A、目镜×1物镜×100

B、目镜×2物镜×40

C、目镜×4物镜×20

D、目镜×10物镜×10

E、目镜×25物镜×4


参考答案:D

第3题:

关于显微镜的成像效果,下列目镜和物镜组合哪项最佳

A、目镜1×物镜100×

B、目镜2×物镜40×

C、目镜4×物镜20×

D、目镜25×物镜4×

E、目镜10×物镜10×


参考答案:E

第4题:

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直接用油浸物镜观察标本
  • B、用粗调节旋钮调节油浸物镜
  • C、直接用高倍物镜观察标本
  • D、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标本
  • E、用粗调节旋钮调节高倍物镜

正确答案:D

第5题:

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cm左右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正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答案:B
解析: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因此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长度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A正确。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与玻片间距离越小,B错误。被观察物像若位于视野一侧,则转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可能移出视野,C正确。异物可能位于物镜、目镜和装片中,若位于物镜上,转动物镜,异物可动;若位于装片上,装片移动,异物随之移动,现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异物均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D正确。

第6题: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目镜10×,物镜4×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10×,物镜20×

D、目镜10×,物镜40×

E、目镜15×,物镜40×


参考答案:A

第7题:

研究用显微镜的物镜性能最好的是

A、消色差物镜

B、半复消色差物镜

C、平场复消色差物镜

D、复消色差物镜

E、平场消色差物镜


参考答案:C

第8题:

手术显微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作距离指物镜至术眼的距离

B、工作距离等于物镜的焦距

C、总放大率等于目镜放大率与物镜放大率的乘积

D、照明系统多采用同轴照明

E、手术显微镜的物镜焦距常用的有150mm、170mm和200mm


参考答案:C

第9题:

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直接用油浸物镜观察标本
B.用粗调节旋钮调节油浸物镜
C.直接用高倍物镜观察标本
D.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标本
E.用粗调节旋钮调节高倍物镜

答案:D
解析:
显微镜在使用时,首先在低倍镜下使用粗调节按钮调节找到所观察对象,再转换至油浸物镜,使用细调节按钮调节。

第10题: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目镜10×,物镜4×
  • B、目镜10×,物镜10×
  • C、目镜10×,物镜20×
  • D、目镜10×,物镜5×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