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蛋蛋壳形成的部位是()。

题目

种蛋蛋壳形成的部位是()。

  • A、喇叭部
  • B、膨大部
  • C、峡部
  • D、子宫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种蛋的检验方法是()。

  • A、水洗种蛋
  • B、化验种蛋
  • C、消毒种蛋
  • D、检疫供体

正确答案:C,D

第2题:

符合种蛋要求的特点是()。

  • A、表面清洁卫生,无污染
  • B、卵圆形
  • C、蛋壳厚,不易破裂
  • D、蛋壳无裂纹
  • E、大小均匀一致

正确答案:A,B,D,E

第3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壳上分布有气孔

B.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鸡蛋由蛋壳、蛋清和蛋黄组成

D.蛋壳的颜色与鸡蛋的营养价值有关

E.蛋白质是蛋壳的组成成分之一


正确答案:D
此题暂无解析

第4题:

简述常见的各种蛋白尿的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 (1)生理性蛋白尿或无症状性蛋白尿:指由于各种体内外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而导致的尿蛋白增多,可分为:①功能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期,尿蛋白一般不超过+,定量<0.5g/24h。②体位性蛋白尿:尿定性可达++~+++,卧床时则为阴性。
③偶然性蛋白尿:又称假性蛋白尿。由于尿中混入生殖系统排泄物,如精液、月经以及血液、脓汁等,导致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肾脏本身并无损害。
(2)肾小球性蛋白尿:因肾小球滤过膜受到炎症、免疫、代谢等损害引起,尿蛋白常>2g/24h,为常见的一种蛋白尿。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可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
(3)肾小管性蛋白尿:因炎症或中毒引起近曲小管对相对低分子质量蛋白质的重吸收能力减退而出现以相对低分子质量蛋白质为主的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管损害疾病。尿蛋白含量较低,通常为+~++,一般<(1~2g)/24h。
(4)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及肾小管,相对低分子质量的β2M及中分子质量清蛋白同时增多,大分子质量的蛋白质较少。
(5)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主要指血液循环中出现大量相对低分子质量蛋白质或阳性电荷蛋白如本-周蛋白、肌红蛋白等,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极限,以致出现于尿中。溢出性蛋白尿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尿蛋白定性为+~++。
(6)组织性蛋白尿:主要由泌尿道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引起,以T-H糖蛋白为主,尿蛋白定性±~+,定量(0.5~1.0g)/24h。

第5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壳上分布有气孔
  • B、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 C、鸡蛋由蛋壳、蛋清和蛋黄组成
  • D、蛋壳的颜色与鸡蛋的营养价值有关
  • E、蛋白质是蛋壳的组成成分之一

正确答案:D

第6题:

鸡的输卵管仅()具生殖功能,蛋壳是在输卵管的()形成。


正确答案:左侧;子宫部

第7题:

内外蛋壳膜形成的部位是()。

  • A、喇叭部
  • B、膨大部
  • C、峡部
  • D、子宫部

正确答案:C

第8题:

鸡输卵管中分泌物形成蛋壳的部位名称是( )。[2010年真题]

A.峡部

B.膨大部

C.漏斗部

D.子宫部

E.阴道部


正确答案:

第9题:

鲜蛋的外观特点是()。

  • A、蛋壳有裂纹
  • B、蛋壳发暗
  • C、蛋壳上有一层白霜,色泽鲜明
  • D、蛋壳表面的粉霜脱落,色泽油亮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试述种蛋胚膜的形成及其功能。


正确答案: 胚胎发育早期形成四种胚外膜:卵黄囊、羊膜、浆膜、尿囊,完成胚胎的营养、排泄和呼吸功能。
(1)卵黄囊的发育在第2天—第9天形成。作用:营养、造血、呼吸;
(2)羊膜与浆膜(绒毛膜)的发育在孵化的30h—3d形成头、侧、尾褶,3d—5d三褶相遇成羊膜脊,形成羊膜腔。(羊膜褶包括两层胎膜,内层靠胚胎,称羊膜,外层紧贴在内壳膜上,称浆膜(绒毛膜),6d后与尿囊膜融合。)。作用:缓冲震动、保持湿度、避免粘连;
(3)尿囊的发育在第2天末出现,第6天到达的内壳膜,第10—11天时包围整个蛋的内容物。作用:吸收蛋白、壳中矿物质;呼吸;排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