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分级护理的要点。

题目

简述分级护理的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膀胱造瘘管的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脱出。
(2)保持引流管通畅,必要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3)及时换药,避免尿液逆流,鼓励病人多饮水,定期更换引流袋,避免感染。
(4)通常放置12天后方可拔管,以免尿液外瘘引起感染。拔管前先行夹管试验,证明尿道排尿通畅,方可拔管。应先间断夹管,训练膀胱肌排尿、储尿功能。拔管后注意排尿情况。若造瘘口不愈合,可行手术清创、修整、缝合。

第2题:

简述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


正确答案: Ⅰ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或造成患者永久性功能丧失或死亡。
Ⅱ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对身体有轻度伤害,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和处理。 Ⅲ级、轻度伤害:事件已发生,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处理。 Ⅳ级、无伤害: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或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第3题:

简述刮痧疗法的护理要点。


参考答案:答:①室内空气流通,但忌对流风。②操作前务必检查刮具,其边缘必须光滑无缺,防止滑破皮肤。③刮痧时要取单一方向,不宜来回刮,用力均匀、适中,否则不仅刮处疼痛明显,而且出痧部位仅局限于重刮之处,影响疗效。④刮痧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冷汗不止、吐泻不止等情况,要停止刮痧,报告医师,配合处理。⑤刮痧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⑥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第4题:

简述循证护理实践中证据的实证分级。


正确答案: 关于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级,目前根据其来源、科学性和可靠性分为以下五级:
1级:强有力的证据,来自于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实验(RCT)的系统评价
2级:强有力的证据,来自于适当样本含量的、合理设计的RCT
3级:证据来自于非随机但设计严谨的试验
4级:证据来自于多中心或研究小组设计的非实验性研究
5级:专家意见 由上可见,传统经验式护理中所注重的专家意见在EBN中仍被作为证据来使用,但证据的级别为最低。此足见EBN对传统护理观念的挑战。

第5题:

简述鼻疔的预防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鼻疔的预防护理要点主要是:禁忌一切挤压、触碰、局部灸治及早期切开,以免邪毒扩散;忌醇酒厚味、辛辣炙煿之品,宜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宜戒除挖鼻、拔鼻毛的不卫生习惯,保持鼻部清洁卫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第6题:

简述肺炎的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注意穿盖适合,以免过热时小儿烦躁而加重气喘。一般平卧,但需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并防治痰液积存一处,以利于炎症消退。如果有气喘,可以采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
2)要保持居室环境的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并有一定的适度,避免空气干躁对呼吸道产生刺激,也要避免有直接的空气对流产生对流风
3)饮良调理。患肺炎的乳儿常有呛奶,喂奶时需将乳儿抱起来,坐着喂奶,并减慢喂奶速度,减少呛咳,同时注意勤喂水,年龄稍大的儿童应该吃一些可口易消化的食物。
4)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一般情况下,经过2~4周,肺炎就可好转,但如果发现小儿出现面色青灰,喘加重、烦躁不安、口唇发紫等现象,应立即送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第7题:

简述分级护理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落实医嘱,正确标识,按级巡视,观察病情,护理措施到位

第8题:

简述肠梗阻病人胃肠减压的护理要点。
胃肠减压的护理:留置胃肠减压期间应保持管道通畅、有效,按时做好口腔护理,减轻病人的不适感,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以协助判断梗阻的部位、程度、并记录引流量作为补液的参考,以保证病人的出入液量平衡。

第9题:

简述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要点。


正确答案: 1、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护理、休息与睡眠的护理等。
2、生命体征观察
3、体位安置
4、切口护理
5、引流管护理
6、各种不适的护理: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等。
7、饮食护理:分消化道手术和非消化道手术饮食护理。
8、口腔护理:禁食、危重、昏迷及高热患者。
9、早期活动
10、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1、正确的健康教育

第10题:

简述新生儿日常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护理前洗手。患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皮肤感染者不应接触新生儿、严守无菌操作、隔离消毒制度。
〈2〉新生儿衣服要宽大。
〈3〉及时换尿布,换后温水洗臀部,并涂消毒植物油。
〈4〉脐带脱落前每天以酒精处理脐部。
〈5〉不要擦洗口腔。
〈6〉新生儿室应光线充足空气流通,维持室温22~24℃,湿度55%~60%。以湿法进行日常清洁,每天用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定期全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