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对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抽查小学生410名,有贫血

题目

某地对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抽查小学生410名,有贫血患者120名;抽查中学生320名,有贫血患者58名。欲知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有无差别,可选用()

  • A、t检验
  • B、方差分析
  • C、秩和检验
  • D、卡方检验
  • E、配对卡方检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欲知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有无差别,可选用

A.成组t检验

B.配对t检验

C.秩和检验

D.成组X2检验

E.配对X2检验


正确答案:D

第2题:

某地调查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抽查小学生410名,有贫血患者120名;抽查中学生320名,有贫血患者58名该资料的类型是A、配对计量资料

B、成组计量资料

C、成组分类资料

D、配对分类资料

E、等级资料

欲知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有无区别,可选用A、配对t检验

B、方差分析

C、成组秩和检验

D、成组卡方检验

E、配对卡方检验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D

第3题:

对某地小学生近视进行调查,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可选用的统计图为

A、线图

B、直条图

C、直方图

D、构成图

E、散点图


参考答案:C

第4题:

97~98 题共用题干

某地对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抽查小学生410名,有贫血患者120名;抽查中学生320名,有贫血患者58名。

第 97 题 该资料属于

A.配对计量资料

B.成组计量资料

C.成组分类资料

D.配对分类资料

E.等级资料


正确答案:C

第5题:

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到2020年,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4。(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6题:

欲知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有无差别,可选用

A.t检验

B.方差分析

C.秩和检验

D.卡方检验

E.配对卡方检验


正确答案:D

第7题:

某项研究在甲城市所有20所小学的约20000名小学生中进行近视患病率的调查,该研究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取4所小学,将抽到的学校的全部学生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视患病率为15%。而另一项在乙城市中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生近视的患病2率为14%。比较两个城市小学做眼保健操的情况发现,乙城市小学普遍在可见设有眼保健操时间,并有老师监督,而甲城市无此措施。在甲城市中进行的研究所选用的抽样方法为A、多级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单纯随机抽样

以下对该抽样方法的错误描述是A、该方法便于组织

B、该方法抽样误差较小

C、该方法容易控制调查质量

D、该方法容易被调查对象接受

E、该方法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通过该项研究能得出如下哪个结论A、眼保健操措施的实施与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有关

B、眼保健操措施的实施与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无关

C、甲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高于乙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

D、甲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与乙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E、以上均不对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E

第8题:

对某地小学生近视情况进行调查,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可选用的统计图为( )

A.线图

B.直条图

C.直方图

D.构成图

E.散点图


正确答案:C
线图表示的是连续性资料的发展变化;直条图表示相互独立指标的大小,用于按质量分组的资料;构成图用于全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散点图用于表示两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直方图用于表示连续性变量的频数分布或频率分布,年龄是连续性变量,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的统计图应为直方图。

第9题:

(141~142题共用题干)

某地调查中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抽查小学生400名,近视患者105名,抽查中学生340名,近视患者60名。

该资料属于

A.配对计量资料

B.成组计量资料

C.成组分类资料

D.配对资料

E.等级资料


正确答案:C
(答案:C)略。

第10题:

某地对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抽查小学生410名,有贫血患者120名;抽查中学生320名,有贫血患者58名。该资料属于A、配对计量资料

B、成组计量资料

C、成组分类资料

D、配对分类资料

E、等级资料

欲知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有无差别,可选用A、t检验

B、方差分析

C、秩和检验

D、卡方检验

E、配对卡方检验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