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

题目

在20℃~25℃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多少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不超过14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胰酶消化血液或肝脏培养鼠疫菌,在下列何种条件下可获最佳的培养结果

A、pH6.9~7.1,温度16~20℃

B、pH6.9~7.1,温度26~28℃

C、pH7.9~9.1,温度26~28℃

D、pH2.6~4.6,温度16~20℃

E、pH2.6~4.6,温度26~28℃


参考答案:B

第2题:

用二硫腙法测定铅和镉时,消除彼此干扰的方法是

A、加入柠檬酸铵掩蔽

B、加入酒石酸钾钠掩蔽

C、加入氰化钾掩蔽

D、加入盐酸羟胺保护

E、控制pH在8.5~11测定铅,控制pH在强碱性条件下测定镉


参考答案:E

第3题:

使用2%戊二醛浸泡手术刀片时,为了防锈,在使用前可加入A.5%碳酸氢钠B.5%亚硝酸钠SXB

使用2%戊二醛浸泡手术刀片时,为了防锈,在使用前可加入

A.5%碳酸氢钠

B.5%亚硝酸钠

C.0.5%醋酸钠

D.0.5%亚硝酸钠

E.0.5%碳酸氢钠


正确答案:D
戊二醛:(1)对碳钢类制品如手术刀片等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2)加强对浓度的测定,每周过滤一次.每2~3周更换一次消毒液(3)因对皮肤有刺激性,接触时应戴橡胶手套,操作时防止溅入眼内及吸人体内。(4)容易氧化分解,使杀菌力降低,宜现用现配(5)灭菌后的物品在使用前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

第4题:

在某注射剂中加入焦亚硫酸钠的作用

A:抑菌剂
B:抗氧剂
C:止痛剂
D:络合剂
E:pH调节剂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注射剂的附加剂。注射剂常用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等。故本题答案应选B。

第5题:

用二硫腙法测定铅和镉时,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消除彼此干扰( )。

A、加入盐酸羟胺保护

B、加入柠檬酸铵掩蔽

C、加入氰化钾掩蔽

D、加入酒石酸钾钠掩蔽

E、控制pH在8.5~11测定铅,控制pH在强碱性条件下测定镉


参考答案:E

第6题:

使用2%戊二醛浸泡手术刀片时,为了防锈,在使用前可加入

A.5%碳酸氢钠

B.5%亚硝酸钠

C.0.5%碳酸氢钠

D.0.5%亚硝酸钠

E.0.5%醋酸钠


正确答案:D

第7题:

滴眼剂中不需加入的附加剂是

A、pH调节剂

B、促渗剂

C、等渗调节剂

D、抑菌剂

E、黏度调节剂


参考答案:B

第8题: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对戊二醛类消毒剂的要求,下列不属于其中之一的内容是

A、戊二醛含量2.0%~2.5%

B、对用于医疗器械消毒的消毒液,作用时间≤60分钟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效果达消毒合格要求

C、对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消毒液,医疗器械模拟现场试验,作用时间≤5小时内达到灭菌要求

D、在室温避光、密封保存条件下,有效期不低于2年。在标识有效期内戊二醛有效成分含量应≥2.0%

E、室温状态下,加入防锈剂和pH调节剂后,用于医疗器械浸泡消毒或灭菌,连续使用不得超过21天,且使用期间戊二醛含量应不得低于1.8%


参考答案:D

第9题:

在20~25℃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连续使用时间为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E、≤1个月


参考答案:B

第10题:

滴眼剂中不需加入的附加剂是

A.pH调节剂
B.促渗剂
C.等渗调节剂
D.抑菌剂
E.黏度调节剂

答案:B
解析:
滴眼剂一般需加入的附加剂:pH、渗透压和黏度调节剂,另外还有抑菌剂、稳定剂、增溶剂、助溶剂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