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消毒因子的适当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可分为哪几种消毒方法?
第1题:
消毒是指
A.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B.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
C.使用物理的方法清除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D.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E.消毒包括杀灭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
第2题:
A.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清除或杀灭
B.灭菌是指将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清除或杀灭,使其达到无公害的要求
C.消毒手段可杀死抵抗力很强的细菌芽孢
D.灭菌比消毒对微生物的清除或杀灭得更彻底
第3题:
根据消毒因子的适当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可将其分为四个作用水平的消毒方法。下列中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方法是
A、抑菌
B、高水平消毒法
C、中水平消毒法
D、低水平消毒法
E、灭菌
第4题:
根据消毒杀灭微生物的种类的作用强弱,可将各种物理和化学消毒方法分为( )、( )、( )、( )四种消毒方法。
第5题:
下列关于定量杀菌试验的评价规定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产品监督检验中,要求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说明书指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为消毒合格
B.产品监督检验中,要求载体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说明书指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3.00,可判定消毒合格
C.产品申报卫生许可检验中,要求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指定最低浓度与最短作用时间,以及最短作用时间的1.5倍时,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消毒合格
D.产品申报卫生许可检验中,要求载体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指定最低浓度与最短作用时间,以及最短作用时间的1.5倍时,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3.00,可判定消毒合格
E.对载体浸泡定性灭菌试验,5次试验所有作用时间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消毒合格
第6题:
根据消毒因子的浓度、强度、作用时间和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可将消毒灭菌方法分为四个作用水平:灭菌法、高水平消毒法、( )、( )。
第7题:
在消毒产品监督机构日常监测中,根据所试菌种和消毒剂对该菌的杀灭能力,选定一株抗力较强的菌和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指定的1个————————————消毒剂浓度以及1个————————————作用时间验证其消毒效果。
第8题:
评价各种因素对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时,判为有中度影响的是
A、该组第1~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均合格
B、该组第2~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合格
C、该组第3~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合格
D、该组只有第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合格
E、全部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均不合格
第9题:
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第10题:
消毒系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并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