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共卫生人员定期到责任报告单位收集疾病报告、进行病例搜索并督促

题目

由公共卫生人员定期到责任报告单位收集疾病报告、进行病例搜索并督促检查报告质量的监测方式或监测系统称之为()

  • A、被动监测
  • B、主动监测
  • C、症状监测
  • D、实验室监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责任报告单位,在接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报告后,收集相关信息,做好报告。以下不属于报告内容的是()。

A、初次报告

B、发现报告

C、进程报告

D、结案报告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下述"自愿呈报系统监测ADR"中,不正确的是

A、是有组织的自愿报告系统

B、在ADR监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监测报告单位把大量分散的ADR病例收集起来,上传至监测中心

D、监测报告单位收集分散的ADR病例,整理、因果关系评定后,报监测中心

E、监测中心将经整理、因果关系评定后的不良反应信息储存,并及时反馈给监测报告单位


参考答案:D

第3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不属于责任疫情报告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在()小时内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正确答案:2

第5题:

下列关于传染病报告说法错误的是

A.订正报告和补报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因该病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或抽取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B.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
C.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记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保存2年
D.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E.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报告属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网络报告,同时传真或寄送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有关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愿呈报

B.自愿、逐级、定期报告

C.严重即报

D.可疑即报

E.收集到的病例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肯定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药品的ADR的报告原则。我国的报告原则:可疑即报,不需要待有关药品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肯定后才作呈报。

第7题:

以下“ADR报告程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愿、定期报告
B: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向省ADR监测中心报告
C:药品使用单位以及个人向省ADR监测中心报告
D:省ADR监测中心将收集到的病例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
E: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药品使用单位以及个人向国家ADR监测中心报告

答案:A
解析:

第8题:

食品安全事故的现场调查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方法开展病例搜索。对事故涉及范围较小或病例居住地相对集中,或有死亡或重症病例发生时,可()。

A、通过收集参加聚餐人员的名单来搜索全部病例

B、采用入户搜索的方式

C、要求集体单位负责人或校医(厂医)等通过收集缺勤记录、晨检和校医(厂医)记录,收集可能发病的人员

D、通过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分析相关病例报告


答案:B

第9题:

党委和纪委应该通过定期约谈、签字背书、述职报告、工作检查等方式督促各单位落实两个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以人群组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从而进行暴露与疾病关系的研究,称为()。

  • A、生态学研究
  • B、现患调查
  • C、个例调查
  • D、爆发调查
  • E、病例报告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