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5岁。5年来劳累后心悸、气短、食欲缺乏、水肿,2周来上感

题目

女性,35岁。5年来劳累后心悸、气短、食欲缺乏、水肿,2周来上感后症状加重。检查:血压120/70mmHg,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率12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颈静脉怒张,双肺底闻及湿啰音,肝肋下3cm,压痛(+),脾未及,下肢水肿(+),脉率80次/分。该患者心律不齐是()

  • A、室上性心动过速
  • B、心房纤颤
  • C、室性心动过速
  • D、心房扑动
  • E、频繁期前收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患者,35岁,5年来劳力后心悸、气短、食欲缺乏、水肿,2周来上感后症状加重,检查:血压120/70mmHg(16/9.3kPa),心界扩大、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雷鸣样杂音,心率120/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颈静脉怒张,双肺底闻及湿啰音,肝肋下3cm,压痛(+),脾未及,下肢水肿(+),脉率80/min。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

A.右心功能不全

B.左心功能不全

C.肺部感染

D.全心功能不全

E.肝炎


正确答案:D

第2题:

男性,65岁,2~3年来劳累时心慌、气短,有时夜间憋醒,咳嗽。1年来腹胀,胃堵,尿少,水肿。一直服用呋塞米与地高辛治疗,1周来上感后症状加,重,心悸,食欲缺乏。查体:血压130/80mmHg(17.3/10.7kPa)。心界扩大,心尖区舒张期雷鸣样杂音与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率68次/分,期前收缩,二联律,双肺底少许湿性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肋下3cm,脾未扪及,双下肢水肿

该病例的心脏病诊断是
A.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B.风湿性心脏病
C.冠心病
D.扩张型心肌病
E.先天性心脏病

答案:B
解析:
1.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体格检查在心尖部可闻舒张期雷鸣样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因此,从病因上考虑以风湿性心脏病可能性最大。患者年龄已65岁,应该考虑有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但一般退行性瓣膜改变多见于主动脉瓣,或联合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单纯二尖瓣受累者较少见。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临床也是以心力衰竭为主,在左心室扩大时,有时也可以在心尖部听到舒张期雷鸣样杂音,故应该给予鉴别。一般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年龄较早,而本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已超过60岁。为鉴别可行UCG检查。由于有较典型的心脏杂音,因此可不考虑冠心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2.从病史上可以了解到,患者长期服用利尿药,又由于心力衰竭导致食欲缺乏,临床上已出现有腹胀等症状,应该考虑到有低钾的可能。加之患者一直使用洋地黄制剂,在低钾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洋地黄毒性反应。因此患者出现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洋地黄中毒,而电解质紊乱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其他心肌缺血、感染、心力衰竭等都有可能成为促使因素。
3.因为考虑由低血钾所致的心律失常,在治疗上应停用洋地黄制剂,立即补充钾盐。单纯使用利多卡因、加用倍他乐克或仅停用利尿药对由于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的处理方法是不正确的。继续加强抗感染治疗对心律失常是无效的。

第3题:

男性患者,65岁。2~3年来劳累时心悸气短,有时夜间憋醒,咳嗽。1年来腹胀、胃堵、尿少、水肿。一直服用呋塞米与地高辛治疗,1周来上感后症状加重,心悸,食欲缺乏。查体,血压130/80mmHg(17.3/10.7kPa)。心界扩大,心尖区舒张期雷鸣样杂音与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率68/ min,期前收缩,二联律,双肺底少许湿性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肋下3cm,脾未触及,双下肢水肿。做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该例心律失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A.心肌缺血

B.电解质紊乱

C.心力衰竭

D.洋地黄中毒

E.感染


正确答案:D

第4题:

女性,35岁,5年来劳累后心悸、气短、纳差、水肿,2周来上感后症状加重。检查:血压120/70mmHg(16/9.3kPa),心大、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雷鸣样杂音,心率12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颈静脉怒张,双肺底闻及湿性啰音,肝肋下3cm,压痛(+),脾未及,下肢水肿(+),脉率80次/分。对该患者的心律失常治疗应首选()

  • A、电复律
  • B、洋地黄减慢心室率
  • C、奎尼丁转复
  • D、用乙胺碘肤酮转复
  • E、静点利多卡因

正确答案:B

第5题:

患者,女,58岁,半年来上坡感心悸、气短,2小时前剧烈活动后突感心悸、气短加重,咳红色泡沫痰。体检:端坐位,口唇发绀,心率140次/分,双肺广泛湿啰音。诊断为()

  • A、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B、急性支气管肺炎
  • C、急性肺水肿
  • D、自发性气胸
  • E、全心衰竭

正确答案:C

第6题:

心阳虚与心气虚的共有症状是

A: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B:心悸、心烦、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C:心悸、气短、盗汗
D:心悸、气短、易惊、失眠
E:心悸、心烦、失眠

答案:A
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辨证心阳虚与心气虚的共有症状是: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第7题:

男性,45岁。2~3年来劳累时心慌气短,有时夜间憋醒,咳嗽。1年来腹胀,有饱腹感,尿少,水肿。一直服用呋塞米与地高辛治疗,1周来上感后症状加重,心悸、食欲缺乏。查体,血压130/80mmHg。心界扩大,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与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率68次/分,期前收缩,二联律,双肺底少许湿性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肋下3cm,脾未及,双下肢水肿。进一步的确诊需要完成下列检查中的()

  • A、肾上腺增强CT
  • B、双肾B超
  • C、肾血管超声检查
  • D、肾动脉造影
  • E、头颅CT检查

正确答案:A

第8题:

患者,女,35岁,5年来劳累后心悸、气短、食欲缺乏、水肿,2周来上呼吸道感染后症状加重。检查:BP 120/70mmHg(16/9.3 kPa),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雷鸣样杂音,HR 120/min,心律失常,心音强弱不等,双肺底闻及湿性啰音,肝肋下3cm,压痛(+),脾未及,下肢水肿(+),脉率80/min。该患者心律失常是

A.室上性心动过速

B.心房纤颤

C.室性心动过速

D.心房扑动

E.频繁期前收缩


正确答案:B

第9题:

女,36岁,5年来劳累后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纳差,10天来上感后上述症状加重。查体:血压120/75mmHg,心率120次/分,律整,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湿啰音,心大,心尖区闻及3/6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肋下3cm,轻压痛,脾未及,双下肢水肿。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

  • A、左心功能不全
  • B、右心功能不全
  • C、全心功能不全
  • D、肝硬化
  • E、肺部感染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女性,44岁,患风湿性心脏病20年,近半年来感体力明显下降,刷牙后即感心悸气短,不能坚持一般家务活动,夜间喜高枕卧,间断出现下肢水肿。该患者心功能属于()

  • A、NYHAⅠ级
  • B、NYHAⅡ级
  • C、NYHAⅡ~Ⅲ级
  • D、NYHAⅢ级
  • E、NYHAⅣ级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