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70岁,慢性咳嗽、咳痰30年,气短5年,2天前受凉后

题目

女性,70岁,慢性咳嗽、咳痰30年,气短5年,2天前受凉后咳嗽,咳痰加重,痰量增加,伴发热、喘息。肺功能检查FEV/FVC60%及FEV占预计值的45%。 该患者最恰当的诊断是( )

  • A、慢性支气管炎
  • 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支气管扩张
  • D、支气管哮喘
  • E、肺脓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60岁,慢性咳嗽、咳痰7年,冬春季加重。2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加重伴喘息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现仍咳嗽,咳痰,痰液较多,为白色黏液。其慢性支气管炎分期为( )。

A.急性发作期

B.慢性迁延期

C.临床缓解期

D.临床稳定期

E.失代偿期


正确答案:B

第2题:

女性,76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20余年,1周前受凉后症状加重伴明显气短入院。血气分析示:pH7.32,PaCO75mmHg,PaO45mmHg。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呼吸衰竭
B.急性左心衰竭
C.肺部感染
D.肺不张
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答案:A
解析:
1.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应给予低流量吸氧1~2L/min,估算公式为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避免浓度过高引起CO潴留。
2.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
3.当PaCO逐渐增高时会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和麻醉效应,此时呼吸运动主要靠PaO降低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得以维持。因此对这种患者进行氧疗时,如吸入高浓度氧,由于解除了低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可造成呼吸抑制,应注意避免。

第3题:

患者女性,72岁。高血压病史20年,半年来,血压控制较差,反复于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2天来,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活动耐力下降,如厕及床边活动即可引起心悸、气短。目前该患者的心功能属于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参考答案:B

第4题:

女性,76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20余年,1周前受凉后症状加重伴明显气短入院。血气分析示:pH7.32,PaCO275mmHg,PaO245mmHg。该患者吸氧时氧浓度应控制在()

  • A、20%~25%
  • B、25%~30%
  • C、30%~40%
  • D、40%~50%
  • E、50%以上

正确答案:B

第5题:

女性,70岁,慢性咳嗽、咳痰30年,气短5年,2天前受凉后咳嗽,咳痰加重,痰量增加,伴发热、喘息。肺功能检查FEV/FVC60%及FEV占预计值的45%。 目前该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是( )

A气雾治疗

B祛痰、镇咳

C解痉、平喘

D抗感染、祛痰

E提高免疫功能


D

第6题:

男,65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4天前受凉后咳嗽加重,痰量增多,咳黏脓痰

诊断慢支急性发作期的依据是
A.年龄大于60岁
B.咳嗽、咳痰
C.痰呈黏脓性
D.咳加重,痰量增多4天
E.肺部有啰音

答案:D
解析:

第7题:

女性,76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20余年,1周前受凉后症状加重伴明显气短入院。血气分析示:pH7.32,PaCO75mmHg,PaO45mmHg。

该患者吸氧时氧浓度应控制在
A.20%~25%
B.25%~30%
C.30%~40%
D.40%~50%
E.50%以上

答案:B
解析:
1.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应给予低流量吸氧1~2L/min,估算公式为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避免浓度过高引起CO潴留。
2.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
3.当PaCO逐渐增高时会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和麻醉效应,此时呼吸运动主要靠PaO降低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得以维持。因此对这种患者进行氧疗时,如吸入高浓度氧,由于解除了低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可造成呼吸抑制,应注意避免。

第8题:

男,65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4天前受凉后咳嗽加重,痰量增多,咳黏脓痰。体检最可能发现( )


正确答案:D

第9题:

女性,76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20余年,1周前受凉后症状加重伴明显气短入院。血气分析示:pH7.32,PaCO275mmHg,PaO245mmHg。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慢性呼吸衰竭
  • B、急性左心衰竭
  • C、肺部感染
  • D、肺不张
  • 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8年余,并进行性加重是( )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