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捐赠管理办法》所称救灾捐赠受赠人包括()

题目

《救灾捐赠管理办法》所称救灾捐赠受赠人包括()

  • A、乡镇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及其委托的社会捐助接收机构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及其委托的社会捐助接收机构
  • C、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
  •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组织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C,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救灾捐赠的利益相关者包括()。

A、劝募人

B、捐赠人

C、受赠人

D、受益人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根据《救灾捐赠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变卖对灾区不适用的境外救灾捐赠物资,应当报()批准。

A.省级外事部门
B.省级民政部门
C.县级外事部门
D.县级民政部门

答案:B
解析:

第3题:

在我国,救灾捐赠的主要形式包括()。

A.受赠人自我监督

B.公众和媒体监督

C.行政监督

D.捐赠人监管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各级财政救灾款支出不包括下列哪项支出()。

  • A、中央财政救灾款支出
  • B、地、县级财政救灾款支出
  • C、省级财政救灾款支出
  • D、各级接收救灾捐赠款支出

正确答案:D

第5题:

某地发生地震后,某企业承诺向灾区捐赠一批救灾物资,双方签订了赠与合同。以下关于受赠人权利与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可以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B.对于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物资,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C.该企业不交付赠与的救灾物资,受赠人没有权利要求其交付
D.受赠人未征得该企业的许可,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该企业可直接收回捐赠的物资

答案:B
解析:
关于捐赠协议,不得随意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186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故A错误。 受赠财产的给付请求权。《合同法》第188条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故C错误。
“受赠人未征得捐赠人的许可,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性质、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经征求捐赠人的意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捐赠财产交由与其宗旨相同或者相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管理。”故D错误。

第6题:

救灾捐赠管理需要关注劝募、受赠、分派使用等环节,还需要加强信息公开、监督反馈等工作,以维系救灾捐赠情况的公开、透明,避免违纪违规行为,保护社会捐赠热情,维护灾害社会动员的持续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7题:

2010年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全国各地的同胞积极支持玉树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参与了救灾捐赠活动。以下关于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救灾捐赠款物要2010年度内分配使用,不得滞留
B.对灾区不适用的境内救灾捐赠物资,经捐赠人书面同意,报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可以变卖,所得款必须作为救灾捐赠款管理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C.救灾捐赠、募捐活动及款物分配、使用情况由州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统一向社会公布
D.对于可重复使用的救灾捐赠物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回收、妥善保管,作为地方救灾物资储备

答案:D
解析:

第8题:

救灾捐赠管理模式转变的措施有()。

A、对社会组织扶植与监管并重

B、将社会组织纳入救灾捐赠管理体系

C、强化社会组织的监督

D、推动社会组织在救灾捐赠领域里的竞争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汶川地震时,面对罕见的地震灾情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下关于境外救灾捐赠的规定,不正确的是()。

A.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对境外通报灾情,表明接受境外救灾捐赠的态度,确定受援区域
B.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接受境外对中央政府的救灾捐赠,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也可接受境外救灾捐赠,且无需报民政部门备案
C.境外救灾捐赠物资的检验、检疫、免税和入境,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
D.对免税进口的救灾捐赠物资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出售、出租或者移作他用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救灾捐赠应当本着()和无偿的原则。


正确答案:自愿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