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题目

试述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自青春期至绝经期,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月经周期。在典型的28天周期中,第1~4天为月经期,第5~14天为增生期,第15~28天为分泌期。
(1)增生期:此期卵巢内有一批卵泡在生长,故又称卵泡期。在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逐渐增厚;子宫腺增长,腺腔增大,螺旋动脉增长,弯曲;增生期末,卵泡成熟并排卵,进入分泌期。
(2)分泌期:排卵后,卵巢内出现黄体,故分泌期又称黄体期。在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子宫腺极度弯曲,腺腔扩大,腔内充满腺细胞的分泌物,内有大量糖原。固有层基质中含有大量组织液而呈现水肿状态。基质细胞肥大,胞质内充满糖原、脂滴。螺旋动脉增长,更加弯曲。
(3)月经期:若排卵后未受精,月经黄体退化,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下降,螺旋动脉收缩,内膜功能层缺血坏死。继之,螺旋动脉短暂扩张,使功能层血管破裂,血液及脱落的子宫内膜从阴道排出,即为月经。然后,基底层残留的子宫腺上皮分裂增生,修复内膜上皮,进入增生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中,分泌晚期的子宫内膜厚度A.8mm B.9mm C.10mm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中,分泌晚期的子宫内膜厚度

A.8mm

B.9mm

C.10mm

D.11mm

E.12mm


正确答案:C
分泌晚期,是在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为月经来潮前期,子宫内膜厚度达l0mm,并呈海绵状。

第2题:

请简述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自青春期始,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功能发生周期性变化,即28d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称月经周期。一个月经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

第3题: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分为()、()和()。


参考答案: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

第4题:

试述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与激素的关系。


正确答案:在卵泡期,随着卵泡的发育,雌激素分泌增加,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子宫内膜变厚;排卵后,残留的泡卵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形成黄体,由黄体细胞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孕激素使在雌激素作用下增生的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并发生分泌期变化,这有利于孕卵的着床。若不受孕,黄体寿命为12~15天,随着黄体的退化,血中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子宫内膜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随后出现子宫内膜脱落与流血,即为月经。月经期结束后又转人下一周期的增生期。

第5题:

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变化同时表现在子宫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的周期性变化。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关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错误的是

A、子宫内膜有基底层和功能层
B、基底层是孕卵种植部分
C、功能层受卵巢激素影响而呈周期性变化
D、孕激素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子宫内膜
E、功能层剥脱伴子宫出血,形成月经

答案:B
解析:

第7题:

简述子宫的位置、分布及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分期。


正确答案: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和直肠之间。正常成年未孕女子子宫呈前倾前屈位,子宫的固定装置主要是盆膈和阴道的承托和韧带的牵引固定。四对韧带是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

第8题:

关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错误的是

A.子宫内膜有基底层和功能层

B.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的周期性改变可分为4期

C.功能层受卵巢激素影响而呈周期性变化

D.孕激素能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子宫内膜

E.功能层剥脱伴子宫出血,形成月经


正确答案:B
在一个月经周期内,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以下三期: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

第9题: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有()、()、月经期。


正确答案:增生期;分泌期

第10题:

试述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与卵巢周期性变化的关系?


正确答案:月经期:第1~4天;黄体退化,孕酮、雌激素分泌量聚减;内膜功能层脱落、出血。
增生期:第5~14天,卵泡生长,并向成熟卵泡发育,此期末,卵泡成熟并排卵。在卵泡分泌雌激素作用下,内膜增生、修复,增厚;螺旋动脉增长、弯曲;子宫腺增多、增长并开始弯曲。
分泌期:第15~28天,黄体形成,分泌孕酮、雌激素;内膜迅速增厚,螺旋动脉明显弯曲,子宫腺进一步增长并更加弯曲,腺腔扩张,充满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