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原生质体融合的定义及意义。

题目

简述原生质体融合的定义及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两个带有不同遗传标记(营养缺陷、抗药性、温度敏感、色素等)的亲本通过酶解作用,使其细胞壁脱除或部分脱除,制成原生质体,并在高渗条件下混合,用聚乙二醇(PEG)促进其发生融合,接着两亲本遗传物质交换,从而实现遗传重组。然后高渗条件下,重新生成细胞壁,在筛选培养基上生长筛选出具有理想性状的融合子。
意义:打破了微生物种属间的界限,使远源杂交成为可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原生质体培养有哪些常用方法?用哪些方法可以实现原生质体融合?


正确答案:培养方法可以分为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两大类,后来又由此派生出一些不同形式的原生质体培养方法。常用的有液体浅层培养法、固体平板法、悬滴培养法等。
原生质体融合有自发融合、诱导融合。其中诱导融合的方法有:硝酸钠法、多聚化合物法、高pH高Ca++法、聚乙二醇法、还有电融合等方法。

第2题: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一般程序包括()、()、原生质体的再生和融合子的筛选。


正确答案: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的融合

第3题:

原生质体融合的主要方法有( )和( )。


参考答案:化学融合法,物理融合法

第4题:

原生质体融合要经过哪些过程?


正确答案:1、选择亲株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融合子,首先应该选择遗传性状稳定且具有优势互补的两个亲株。
2、原生质体制备去除细胞壁是制备原生质体的关键。一般都采用酶解法去壁。根据微生物细胞壁组成和结构的不同,需分别采用不同的酶,如溶菌酶,纤维素酶,蜗牛酶等。
3、原生质体融合早期的原生质体融合实验中,曾采用离心力作用使两种细胞的原生质体紧紧挤在一起以帮助融合,或者在冷的渗透稳定剂中使原生质体密集凝聚,但这些方法的效果不佳。
4、原生质体再生原生质体再生就是使原生质体重新长出细胞壁,恢复完整的细胞形态结构。

第5题:

人工获得一个杂种植株,需要下列哪项步骤()

  • A、分离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得到杂种植株
  • B、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杂种植株
  • C、获取细胞;原生质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 D、获取细胞;原生质直接融合;组织培养

正确答案:A

第6题:

原生质体融合方法及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化学法诱导融合:在无菌条件下按比例混合双亲原生质体→滴加PEG溶液,摇匀,静置→滴加高钙高pH溶液,摇匀,静置→滴加原生质体培养液洗涤数次→离心获得原生质体细胞团→筛选、再生杂合细胞。
物理法诱导融合:将双亲本原生质体以适当的溶液悬浮混合后,插入微电极,接通一定的交变电场。原生质体极化后顺着电场排列成紧密接触的珍珠串状。此时瞬间施以适当强度的电脉冲,则使原生质体质膜被击穿而发生融合。

第7题:

简述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


正确答案: 研究细胞壁的再生过程和植株的再生过程;为植物细胞融合扫平了障碍,特别是为制造新杂种(种间杂种)开辟了道路;原生质体可摄入外源DNA、细胞器、细菌或病毒颗粒,这些特性可与植物全能性相结合,为植物遗传修饰打下基础;获得细胞无性系和选育突变体的优良起始材料。

第8题:

简述影响原生质体融合的因素


正确答案: 1)、原生质体的质量
2)、融合方法
3)、融合参数
4)、融合体的类型
影响PEG融合率的因素主要有:PEG的相对分子质量、纯度、浓度、处理时间、原生质体的生理状况和密度等。
影响电融合的因素主要有:原生质体的密度,融合液的成分,电极的材料和间距,交变电场强度,直流脉冲的强度、宽幅及次数等。

第9题:

简述原生质体融合的优越性。


正确答案:①受接合型或致育型的限制小,两亲株没有供体和受体之分,有利于不同种属微生物的杂交
②重组频率高于其他杂交方法:原生质体剥离了细胞壁,去除了细胞间物质交换的主要障碍,也避免了修复系统的制约;再加上促融剂的诱导作用,重组频率显著提高
③遗传物质的传递更加充分、完善,既有核配又有质配。
④可以采用温度、药物、紫外线等处理纯化亲株的一方或双方,然后使其融合,筛选再生重组子菌落,提高筛选效率⑤用微生物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可明显提高诱变频率

第10题:

酵母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原理:
原生质体融合就是用酶法将细胞膜外侧的细胞壁除掉,制备成无细胞壁的球状细胞体即原生质体,将两种来源于微生物细胞A和B的原生质体,在融合诱导剂的存在下等量混合起来,可使原生质体表面形成电极性,相互之间容易吸引、脱水黏合而形成聚合物,进而使原生质体收缩变形,紧密接触处的膜先形成原生质桥,逐渐增大而实现融合。融合的原生质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再生出细胞壁而形成一个新细胞。
操作步骤:
①标记菌株的筛选和稳定性验证。
②酵母原生质体制备。
③等量原生质体加聚乙二醇促进融合。
④涂布于再生培养基,再生出菌落。
⑤选择性培养基上划线生长,分离验证,挑取融合子进一步试验、保藏。
⑥生产性能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