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过血液形成原尿的结构是()

题目

滤过血液形成原尿的结构是()

  • A、泌尿小管
  • B、肾单位
  • C、髓袢
  • D、肾小管
  • E、肾小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尿生成,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尿生成分为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

B、血液经肾小球滤过后,基本不含蛋白质仅含血浆的滤液为原尿

C、肾小管仅重吸收水分,从而达到浓缩尿液的目的

D、原尿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形成终尿

E、终尿仅为原尿的1%


参考答案:C

第2题:

关于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以下不正确的是

A、肾血液灌流量减少

B、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C、少尿

D、肾小管坏死引起原尿回漏

E、肾小管坏死引起肾小管阻塞


参考答案:C

第3题:

关于肾小球的滤过,以下不正确的是

A.滤过功能是靠滤过膜完成

B.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C.经肾小球滤过后生成的原尿,每日约180L

D.经滤过后的原尿除不含粒细胞和血浆蛋白外,其余成分和血浆相同

E.经滤过后的原尿除不含血细胞和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余成分和血浆相同


正确答案:D

第4题:

原尿是指经肾小球滤过的液体,正常成人每天形成()

  • A、100L
  • B、120L
  • C、140L
  • D、160L
  • E、180L

正确答案:E

第5题:

原尿是经过()的滤过形成的。

  • A、肾小管
  • B、肾小体
  • C、集合管
  • D、乳头管

正确答案:A

第6题:

ARF的发病机制是

A、肾血管收缩

B、肾血液灌流减少

C、肾小管阻塞

D、原尿回漏入肾间质

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参考答案:ABCDE

第7题:

正常成人每天经肾小球滤过形成原尿约

A.100L

B.120L

C.140L

D.160L

E.180L


正确答案:E

第8题:

关于肾小球的滤过,以下正确的是

A.能滤过血浆中的水和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质

B.只能滤过血浆中的水

C.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管形成原尿

D.经滤过后的原尿除不含血细胞和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余成分和血浆相同

E.滤过功能是靠全透膜完成


正确答案:D

第9题:

滤过血液形成原尿的结构()。

  • A、肾小体
  • B、近端小管
  • C、远端小管
  • D、集合小管

正确答案:A

第10题:

试述与形成原尿形成相关的组织结构.


正确答案: 与形成原尿形成相关的组织结构如下:
单位是肾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肾小体是滤过血浆形成原尿的结构。肾小体呈球形,由血管球和肾小囊构成。
1)血管球:是肾小囊中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电镜下,血管球属于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呈扁平状,胞质上有许多小孔,孔处无隔膜,基膜完整。内皮细胞表面的带负电荷糖蛋白,可对血液成分的滤过起一定的选择性作用。由于血管球是界于出球、入球微动脉之间的动脉性毛细血管网,血管球内血液压力高于肾小囊腔内压力,故可使血管球内的水和其他小分子物质滤过入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血管系膜连接于血管球毛细血管之间,由球内系膜细胞和基质构成。球内系膜细胞,形态不规则,为特化的平滑肌细胞。其主要功能是:①合成基膜和系膜基质;②吞噬和降解沉积于基膜上的免疫复合物,以维持血管球的正常滤过功能。系膜基质在血管球内起支持和通透作用。
2)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杯状双层囊。肾小囊的外层,为单层扁平上皮。肾小囊的内层细胞,称足细胞。足细胞的许多次级突起互相嵌合成栅栏状,贴在毛细血管基膜外面。次级突起之间的裂隙,为称裂孔,孔间覆盖有裂孔膜。
3)血管球基膜较厚,包在内皮的外方,在血管系膜侧缺如。电镜下,基膜分三层,中层厚而致密;内、外层薄而稀疏。基膜的主要成分共同形成分子筛,在血液滤过中起关键作用。
有孔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三层结构组成滤过膜,或称滤过屏障,对血液内物质有选择性通透作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