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公安派的诗歌主张及其意义。

题目

简述公安派的诗歌主张及其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鲍照诗歌的特点及其文学史意义。


正确答案: 内容上,寓意充实,既是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也抒发了被压抑的不平之感。形式上,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且可自由换韵。文辞上也有所修饰,音节颇为优美。题材上:主要是游子、思妇、边塞三种,抒愤诗,慷慨不平的寒士呼声。体式上:七言诗,首创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拟行路难》十九首)风格上:风神高标,气骨卓突,俊逸豪放,奇矫凌厉。刘熙载于《艺概•诗概》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明远长句,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二。”鲍照首创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其诗俊逸瑰丽的一面为李白所承继和发扬,而沉雄悲郁的一面则为杜甫所吸收和发展。

第2题:

简述谢榛诗歌理论主张。


正确答案: (1)意象说,主张意象“妙在含糊”;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2)兴会说,是艺术中的灵感。“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
(3)妙悟说,“非悟无以入其妙”,“悟以见心”。

第3题:

简述江西诗派的诗歌主张。


正确答案:江西诗派的诗歌主张主要由其领袖人物黄庭坚提出,主要有思想内容(或称道德)和诗歌的艺术表现两大方面。黄庭坚诗歌理论中最著名的主张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的一种方法,目的是要在诗歌创作中“以故为新”。他主张多读前人作品,从中汲取艺术营养,熟练地掌握炼字、造句、谋篇等写技巧,同时力求打破技巧的束缚而进入“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并争取超越前人而自成一家。他极力推崇杜甫,把晚期杜甫诗视为宋诗美学理想的参照典范。他的尊杜观点最能体现宋代诗学的时代。

第4题:

简述公安派文学理论主张。


正确答案: 1.公安派是明后期文学流派,代表人物:袁宏道,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针锋相对,认为文学应随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反对贵古贱今,认为“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
2.公安派反对剿袭,主张通变。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公安派的“性灵说”融合了鲜明的时代内容,它和李贽的“童心说”一脉相通,和“理”尖锐对立。性灵说不仅明确肯定人的生活欲望,还特别强调表现个性,表现了晚明人的个性解放思想。公安派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3.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第5题:

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在散文领域内有何体现。


正确答案: 1)与诗歌相比,公安派在散文方面的成就更加突出一些。他们常常用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来体现自己的文学主张,独抒性灵,随意书写,清新洁净,其中以袁宏道最为突出。他的七十多篇游记为柳宗元之后游记文学的新高峰。
2)袁宏道的小品散文显示出公安派理论运用于创作领域的成功,是晚明主文、主情文学观念取得胜利的标志。

第6题:

简述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山谷体"。


正确答案: (1)黄庭坚认为晚唐诗的弊病主要在于作者读书不多和缺乏艺术技巧;于是他提倡多读书,提倡学韩、杜,要以学问为诗。落实于诗歌创作上,他提倡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之说。
(2)他作诗时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创制拗句、拗律,对宋诗的发展和江西诗派的创作有直接的影响。他的诗工于炼字和用典,讲究语意老重和规模宏远,笔势奇纵,句法尤高,于苏诗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山谷体”。

第7题:

简述王世贞的诗歌主张与诗歌创作。


正确答案:作为后七子的首领,王世贞打出的也是复古的旗帜。他更能从积极的方面继承前七子的进步主张,尤其是注重文学的真情实感和文学的艺术价值。其诗歌意到浑成,自然婉转,较少地模拟痕迹,为论者称道。

第8题:

简述陈子昂的诗歌主张?


正确答案:初唐时,诗坛上正是“上官体”风行一时之际。诗歌创作几乎无法摆脱奇梁绮丽之风的影响。陈子昂不满这种状况。首先举起反对齐梁浮艳文风旗帜。振臂高呼“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以与齐梁诗歌“采丽 竞繁,兴雅都绝”的风气相抗衡,提出了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主张,并且在自己的诗歌创造创作中身体力行。其诗歌创作反映了更为关阔的社会生活,树立了质朴刚健的诗风,将诗歌创作引向了健康发展之路。

第9题:

论述陈子昂诗歌革新主张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A、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指出南朝诗歌“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弊端,认为其缺乏现实内容,专注形式。因此,他提出了“兴寄”、“风骨”的要求,主张诗歌应该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和人生课题,表现新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理想。
B.陈子昂的诗歌主张是指导其诗歌创作的旗帜。他以其诗歌理论和大量的创作纠正了南朝以来浮艳的不良诗风,重新端正了诗歌发展的现实主义方向,这就为盛唐诗歌的全面繁荣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准备,意义深远。

第10题:

简述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张。


正确答案: 第一、指出“文章道弊五百年”,诗歌创作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第二、明确提出改革现状的具体要求。大力提倡“风雅兴寄”,“汉魏风骨”。
第三、提出了自己对新诗歌的艺术形式要求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