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
第1题:
为什么说苏轼是北宋诗坛上的第一大家?
第2题:
北宋安徽文人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梅尧臣、郭祥正、杨杰等人为代表的“()”派,他们的作品源于生活,风格上多承古体,反对西昆体浮靡的词风,艺术成就较高;另一派是以吕公著、吕希哲等人为代表的“()”派。他们重道轻文,提倡以理入诗但缺乏现实生活内容。这两派各有特点,共同构成北宋安徽诗坛的风貌,也是整个北宋诗歌创作的缩影。
第3题:
下列哪项不是北宋主盟诗坛的代表人物()
A. 王安石
B. 苏轼
C. 黄庭坚
D. 欧阳修
第4题: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是王安石。
第5题:
北宋诗人王安石晚年写景抒情绝句,构思新颖别致,语言千锤百炼,古人称之为“()”,《()》可为代表。
第6题:
北宋后期,宋诗发展出现蜕变,以黄庭坚为首的()标榜“无一字无来处”所谓“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目的在于()。
第7题:
北宋诗坛上影响最大的诗人是苏轼和黄庭坚。“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成语都来源于黄庭坚诗歌。
第8题:
第9题:
道、成、同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
第10题:
在贞观诗坛的后期,出现的由上官仪所代表的诗体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