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为文擅用“三言”:寓言、重言、()。

题目

庄子为文擅用“三言”:寓言、重言、()。

  • A、危言
  • B、警言
  • C、文言
  • D、卮言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指的是()的创作手法。

  • A、孔子
  • B、老子
  • C、墨子
  • D、庄子

正确答案:D

第2题:

“和以天倪”中“和”是混合的意思,在庄子的文本中指的是()。

  • A、重言和卮言中混有寓言
  • B、寓言和卮言中混有重言
  • C、重言和寓言中混有卮言
  • D、以上各项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第3题: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是《孟子》散文的重要特征。()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庄子》三言分别是指:()、重言、卮言。


正确答案:寓言

第5题:

《庄子》中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 A、重言
  • B、卮言
  • C、寓言
  • D、杂言

正确答案:C

第6题:

在庄子的文本中,无为、无穷、无终等概念式人物的对话属于()。

  • A、卮言
  • B、重言
  • C、寓言
  • D、文言

正确答案:A

第7题:

庄子思想的“言成肉身”是()。

  • A、寓言
  • B、文言
  • C、重言
  • D、卮言

正确答案:D

第8题:

《庄子·秋水》中,北海若与河伯的对话是()。

  • A、卮言
  • B、重言
  • C、寓言
  • D、文言

正确答案:C

第9题:

“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意思是什么?


正确答案: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文”(《寓言》)。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

第10题:

试以庄子的寓言故事为例,谈谈庄子的文艺美学思想。


正确答案: 庄子的许多寓言故事反映了他的文艺美学思想。比如“庖丁解牛”“吕梁丈夫蹈水”的故事,就反映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他认为庖丁之所以“游刃有余”,是因为他能顺其自然,依其天性,解牛之时,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吕梁丈夫之所以悠游自在地游于大水之中,是因为他“从水之道而不为私”,即是说符合于水的自然规律而不以主观意志去左右它,这就是“以天合天”。就艺术而言,就是他提倡的“天籁”“天乐”。另外,庄子的“梓庆削木为鐻”
私念的干扰,完全进入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在这点上,技艺创造和艺术创造是相通的。
“轮扁斫轮”故事,说的“言”“意”关系,庄子认为言不尽意,无限的精妙的思想情感是无法用有限的语言来表现的,这一理论对后世的文学上的“言”“意”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