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低钾血症时心脏电生理变化特点是()。

题目

急性低钾血症时心脏电生理变化特点是()。

  • A、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上升,兴奋性上升
  • B、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下降,兴奋性上升
  • C、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下降,兴奋性下降
  • D、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上升,兴奋性下降
  • E、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不变,兴奋性上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体表心电图是()

  • A、在心肌细胞表面记录的生物电变化
  • B、在心肌细胞内记录的生物电变化
  • C、在心脏表面记录的心电变化
  • D、在体表记录的心脏电变化
  • E、在体表记录的心脏舒缩活动

正确答案:D

第2题:

在恋爱和婚后,生理唤醒的变化特点是?


正确答案: 最初时双方身体处于高度唤醒状态,随着时间及交往的增加,逐渐衰减。

第3题:

心电图是

A、在心肌细胞表面记录的生物电变化
B、在心肌细胞内记录的生物电变化
C、在心脏表面记录的心电向量变化
D、在体表记录心脏电变化引起的电场电位变化
E、在体表记录的心脏舒缩活动

答案:D
解析: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或者EK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

第4题:

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一机械分离,是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但没有有效的机械收缩功能,常规方法不能测出血压和脉搏,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破裂或大面积肺梗死时。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妊娠期心脏的生理性变化有()、()、()、()、()、()。


正确答案: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心尖左移1 cm;心浊音界稍扩大;多数孕妇心尖区可闻及Ⅰ~Ⅱ级柔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脏容量增加约10%;心率每分钟约增加10~15次;ECG出现电轴左偏

第6题:

预测心脏性猝死、心电不稳定的电生理指标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高危室早(3-5级)患者。
2.早搏指数〈0.85及易损期指数〉1.4。
3.ST段明显抬高或单向曲线。
4.心室复极延迟,Q-T间期延长或各导联Q-T间期离散度增大。
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室内传导阻滞。
6.心室晚电位传导阻滞。
7.心室变异性降低。

第7题:

简述低钾血症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正确答案:低钾血症引起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变化为心肌兴奋性升高,传导性下降,自律性升高。[K+]e明显降低时,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K+随化学浓度差移向胞外的力受膜的阻挡,达到电化学平衡所需的电位差相应减小,即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减小(|Em|↓),与阈电位(Et)的差距减小,则兴奋性升高。|Em|降低,使O相去极化速度降低,则传导性下降。膜对钾的通透性下降,动作电位第4期钾外流减小,形成相对的Na+内向电流增大,自动除极化速度加快,自律性升高。

第8题:

缺血时心肌电生理变化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心肌细胞在缺血早期,首先是动作电位变化,(时程缩短,振幅减小和升支速度减慢→静息电位明显减小,激活时间延长→复极化不应状态)
⑵心室传导系统变化
(缺血区浦肯野纤维的最大舒张期电位减小→动作电位振幅和升支上升速度降低→动作电位时程缩短。在希氏束和左右束支,可出现传导障碍)
⑶心肌室颤阈变化
冠脉闭塞3~6min,室颤发生率最高。冠脉闭塞4~8h开始至第五天,心律失常常见,但自发性室颤并不多见。

第9题:

在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电记录法可用于研究()

  • A、自发电活动记录
  • B、平均诱发电位记录
  • C、感觉刺激时引起的脑电变化
  • D、学习记忆时引起的脑电变化

正确答案:A,B,C,D,E

第10题:

心力衰竭时的病理生理变化是()

  • A、心脏的后负荷减轻
  • B、心脏的前负荷减轻
  • C、心脏的后负荷增加
  • D、心脏的前负荷增加
  • E、心脏的前、后负荷均增加

正确答案:C,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