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分型。

题目

简述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分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酒渣鼻的临床分型及各型特点。


参考答案:(1)红斑型:颜面中部特别是鼻尖部出现红斑,开始为暂时性,时起时消,寒冷、饮酒、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及精神兴奋时红斑更为明显,以后红斑持久不退,并伴毛细血管扩张,呈细丝状,分布如树枝。(2)丘疹脓疱型:病情继续发展时,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痤疮样丘疹或小脓疱,但无明显的黑头粉刺。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明显,如红丝缠绕,纵横交错,皮色由鲜红变为紫褐,自觉轻度瘙痒。病程迁延数年不愈,极少数最终发展成鼻赘。(3)鼻赘期:临床较少见,多为病期长久者。鼻部结缔组织增生,皮脂腺异常增大,致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称为鼻赘。且皮肤增厚,表面凹凸不平,毛细血管扩张更加明显。

第2题:

以下哪项临床表现型在狼疮肾炎患者中最常见()。

  • A、急性肾炎综合征型
  • B、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 C、肾病综合征型
  • D、临床“寂静”型
  • E、急性肾衰竭型

正确答案:C

第3题:

急性肾衰竭(ARF)临床上分为少尿型和非少尿型。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24小时尿量为________mL以上。


参考答案:.800

第4题:

甲状腺炎临床分型是()

  • A、①急性②慢性
  • B、①急性②亚急性
  • C、①急性②亚急性③慢性
  • D、①临床下型②急性③亚急性④慢性
  • E、①急性②临床下型③慢性

正确答案:C

第5题:

试述少尿型急性肾衰竭(ARF)少尿期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是整个病程的主要阶段,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1个月以上。少尿期越长,病程越重。(1)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水中毒、高钾血症、高镁血症、高磷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和酸中毒。
(2)蛋白质代谢产物积聚: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不能经肾排泄,含氮物质积聚于血中,称为氮质血症。氮质血症时,血内其他毒性物质如酚、胍等亦增加,终形成尿毒症。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烦躁、倦怠无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3)全身并发症:由于ARF所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以及尿毒症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可以引起全身各系统的中毒症状。MODS可导致高血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心律失常、心肌病变、尿毒症肺炎及脑病,以及DIC等并发症。

第6题:

简述急性肾衰竭高血钾患者的临床表现。应给予如何相应的处理。


正确答案:临床表现:①神经系统症状口唇及四肢麻木感、全身无力甚至软瘫、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和意识模糊等。②循环系统症状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甚至出现心室颤动或心律不齐。处理措施①10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不少于5min);②5碳酸氢钠100~200ml静滴,以纠正酸中毒并同时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流动;③50葡萄糖溶液50~100ml加普通胰岛素6~12U缓慢静脉注射,可促进糖原合成,使钾离子向细胞内移动;④口服钠型离子交换树脂(15~30g,每日3次);⑤禁用库存血。⑥限制钾的摄入,少用或忌用富含钾的食物。以上措施无效,应进行透析治疗。

第7题:

简述肝衰竭的临床分型?


正确答案: (1)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发病2周内出现以Ⅱ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候群。
(2)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发病15天-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候群。
(3)慢加急肝衰竭: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4)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以腹水、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第8题:

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分____、____和____3期。


正确答案:少尿期 多尿期 恢复期

第9题:

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分()、()和恢复期三期。


正确答案:少尿期;多尿期

第10题:

简述肾病综合征合并特发性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病理表现。


正确答案:严重肾病综合征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急性肾衰竭,肾脏病理呈弥散性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肾小球病变多很轻微,85%以上为轻微病变。多能自行缓解。其发病可能与间质严重水肿致小管腔狭窄、闭塞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