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有哪些中毒症状?

题目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有哪些中毒症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有机磷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物,使中枢神经系统和胆碱能神经先过度兴奋,继而转入抑制和衰竭。其中毒症状为;
(1)毒簟碱样症状:抑制心血管系统,出现心率缓慢,血压下降,胃平滑肌收缩,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膀胱逼尿肌收缩,出现尿失禁;汗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出现大汗、流涎;痰液增多,呼吸困难,双肺大量啰音;双侧瞳孔缩小等。
(2)烟碱样症状:骨骼肌兴奋,出现肌痛、肌束挛缩、肌肉纤维颤动;晚期可转为肌力减退和肌麻痹,呼吸肌麻痹致呼吸停止。严重者可出现心肌炎,心室扩大,房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怠倦无力;言语不清、昏迷及阵发性惊厥、癫痫样抽搐,瞳孔不等大,脉搏及呼吸减慢,呼吸停止而死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中毒样品的采集与检测


参考答案:(一)采集样品的选择中毒患者血液是首选采集的样品。如系经口中毒事件,应加采患者所食食品、呕吐物和洗胃液。并可根据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卫生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应采集的空气、水或其他样品。(二)样品的采集方法1.空气样品参见GBZ/T 160. 7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磷农药;2.血液样品使用具塞的抗凝试管盛放,采血量为5~10ml;3.呕吐物、固体食品和半流质食品使用广口瓶或塑料袋盛放,采样量在50~100g;4.液体样品(血液除外)使用具塞或加盖的塑料瓶或桶盛放,采样量在100~200ml。(三)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所有生物样品采集后宜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和运输,如无条件冷藏保存运输,样品应在采集后24小时内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在冷冻条件下保存备份的样品3个月,以准备实验室复核。

第2题: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中,有确诊意义的是( )。

A.呼出气有蒜味

B.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C.有烟碱样症状

D.阿托品治疗有效

E.有机磷杀虫剂接触史


正确答案:B
此题暂无解析

第3题: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医院内的医疗救援


参考答案:(一)核实中毒患者的诊断和进行诊断分级中毒患者到达医院后,首先由急诊科接收,急诊科急救组负责医生与救护车负责转运的医生进行中毒患者交接。交接完毕后,急诊科急救组应当立即通过向中毒患者或陪患人员询问病史以及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确定中毒患者的诊断,并按《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 8-2002)进行病情的诊断分级。(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急诊科对所接收的中毒患者核实诊断和进行诊断分级后,应当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送往不同科室进行进一步救治。轻度和中度中毒患者可在急诊科观察病房治疗或送往普通病房住院治疗,重度中毒患者立即送至危重症监护病房抢救。

第4题:

下列属于生活性有机磷中毒的是

A.生产有机磷杀虫剂过程中出现的有机磷中毒

B.用有机磷杀虫剂口服自杀的中毒

C.包装有机磷杀虫剂过程中出现的有机磷中毒

D.运输有机磷杀虫剂过程中出现的有机磷中毒

E.农业生产中,使用有机磷杀虫剂防护不当发生的有机磷中毒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中,有确诊意义的是:( )

A.有机磷杀虫剂接触史

B.呼出气有蒜味

C.有毒蕈碱和烟碱样症状

D.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

E.阿托品治疗有效


参考答案:D

第6题: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参考答案:(一)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调查人员和现场采样人员进入有机磷杀虫剂生产、储存泄漏现场调查采样时,必须穿戴A级防护服,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手套(一次性橡胶手套)、眼罩、鞋靴。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救护和转运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时,可穿C级或D级防护服、戴医用口罩、防护手套(一次性橡胶手套)。(二)现场调查的内容1.对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泄漏事故的调查 现场调查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应首先找到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安全、卫生部门负责人,说明来意,获得同意和配合,初步了解事故概况(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能的毒物品种、中毒人数和抢救情况)。若事故现场尚未得到控制,则应对控制事故扩大、救助中毒患者脱离现场、清点中毒人数、分拣病人、急救急送和救援人员的自身防护、设置隔离带、疏散人员等方面提出意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展调查。如事故现场已得到控制,则开展以下调查:①向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人员了解该单位原料、产品和生产工艺过程及相关资料。②现场观察了解厂房结构、设备布局、化学物跑冒滴漏程度、通风防护状况。③了解事故现场毒物或可疑毒物存在状态,并进行浓度检测和(或)采集空气样品带回分析;如现场浓度已被稀释,仍可测定用于评估,也可在事后利用模拟现场进行检测。④询问现场目击人员以了解事故发生经过,是否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有否设备故障、有否违章操作,接触毒物的时间、地点、方式,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龄,事故发生时的感觉和印象,主要症状、体征和抢救经过。⑤通过临床资料了解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断以及抢救经过。⑥采集患者的皮肤污染物、血液、尿液,测定有机磷原形或其代谢产物。2.对经口中毒事件的调查 在接到中毒报告后,应尽快携带应急处理所需物品前往现场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①询问中毒病人及同餐进食而未中毒者进食的食谱,通过分析两组人员进食食物的差别,来确定可疑的中毒食品。②向中毒事故有关人员询问就餐的人数,食用食物的来源。③对可疑中毒食品的加工过程及其加工场所进行调查:详细了解可疑中毒食品加工、制作的流程,分析可能存在或产生某种危害的加工操作环节及其危害发生的危险性;检查食品的原(配)料及其来源,加工方法和储存情况;现场周围环境和生活习惯的调查。(三)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中毒事件的确认应符合以下三条:1.中毒患者均有确切的有机磷杀虫剂接触史。2.中毒患者出现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发现血ChE活性降低或血、尿中检出有机磷原形或其代谢产物。(四)中毒事件的鉴别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事件需要与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急性胃肠炎、中暑、安眠药中毒等事件进行鉴别。与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的鉴别主要依靠接触史,此外,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被抑制的ChE活性恢复较快。与其他常见疾病的鉴别要点见下表。(五)提出现场控制措施的建议经过现场调查初步确认为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事件后,应立即向中毒事件指挥部提出封锁现场、采集工作场所空气样品或泄漏物、收集并封存所有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和其他可能导致中毒事件的物品以及患者呕吐物、血液、尿液和其他救治患者的医疗废弃物的建议;所有直接接触者(包括没有个体防护的调查处理人员)都应被列为观察对象进行至少24小时医学监护。最终确认为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事件后,应立即向中毒事件现场指挥部提出处置封存物品的建议,并提供患者呕吐物、血液、尿液和其他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案。

第7题:

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判断要点包括( )。

A、有机磷杀虫剂暴露史

B、有机磷杀虫剂相关中毒症状及体征,包括呼出气大蒜味、瞳孔缩小、多汗和昏迷

C、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D、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D

第8题: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卫生学评价


参考答案:在封存中毒事件现场收集所有可疑中毒物品后,应当再次对现场中相关物品进行采样,送相关实验室检测。现场空气中有机磷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或所采样品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开放启用现场。重度中毒患者治愈后,应进行医学随访观察,每周1次,共4~5次,以观察有无发生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第9题: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中毒现场的医疗救援


参考答案:(一)现场检伤分类1.绿标 为轻症患者,具有下列指标:头晕、头痛、多汗、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腰痛、视力模糊、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2.黄标 为重症患者,具有下列指标:步态蹒跚,嗜睡或意识模糊,甚至昏睡和谵妄,癫痫样抽搐,肌束震颤,精神症状明显;轻度发绀、气急、哮喘、明显咳嗽咳痰;脉搏大于120次/分,微循环恢复试验大于1秒,大动脉搏动微弱;畏寒发热、皮肤黄染;瞳孔缩小。3.红标 为危重症患者,具有下列指标:昏迷,癫痫持续状态;重度发绀,三凹征明显,鼻翼扇动,呼吸大于30次/分,剧烈咳嗽并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哮喘持续状态;寒战高热,脉搏小于50次/分或大于150次/分,微循环恢复试验大于2秒;瞳孔缩小。4.黑标 为濒死或死亡患者,同时具备下列指标:瞳孔散大;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二)现场医疗救援1,清洗 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和温清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包括皱褶部位)、毛发、指(趾)甲;眼部受污染时,应迅速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以上,洗后滴入1%后马托品(homatropine)数滴。清洗皮肤时,水温不宜太高,以免因皮肤血管扩张而加快农药吸收。2.催吐 经口中毒者,如果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配合治疗,可以用催吐法使患者呕吐,将胃内农药排出,催吐有机械催吐、温盐水催吐和吐根糖浆催吐等。一般对意识清楚、不能很好配合治疗且强烈挣扎的患者注射阿朴吗啡催吐。催吐时一定要避免呕吐物反流,误被吸入气管。3.洗胃 绝大多数经口中毒者应该立即洗胃。昏迷和短期内可能陷入昏迷的患者洗胃前应先插入带气囊的气管插管保证气道通畅。洗胃必须反复进行,直至洗出液变清、无农药异味为止。总洗胃液量一般为20~30L。常用的洗胃液有温清水、1%~5%碳酸氢钠溶液。用温清水洗胃结束后,可注入5%碳酸氢钠溶液250ml。服入量大的重症患者,洗胃结束后可将胃管暂留置胃内,以观察流出的液体是否仍有农药,是否需要再次洗胃,也可观察有无胃出血。4.给予解毒剂 按病情轻重,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品和氯解磷定。(1)轻症患者(绿标)1)肌内注射阿托品1~2mg,1小时后再用0.5~1mg。2)肌内注射氯磷定0. 5g,必要时2~4小时后重复一次。(2)重症患者(黄标)1)立即肌内注射阿托品2~4mg,10~20分钟再给1~2mg。2)立即肌内注射氯磷定0. 75~1. 0g,2小时后重复注射0.5g。(3)危重症患者(红标)1)立即肌内注射阿托品5~10mg,隔5~10分钟重复3~5mg。2)立即肌内注射氯磷定1. 0~1. 5g,0.5小时后重复注射0.5g。5.对症和支持治疗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出现发绀、呼吸困难或停止时,立即给氧和给予机械通气;发现心律紊乱时,心电监护;心跳停止时,按常规心肺脑复苏处理。(三)患者的转运1.红标患者首先应在中毒现场急救点进行急救处理,症状得到初步控制后立即转运至化学中毒医疗救援基地或综合性医院治疗。2.黄标患者在给予现场急救措施后,立即转运至化学中毒医疗救援基地或综合性医院治疗。3.绿标患者在给予现场急救措施后,首先应在中毒现场急救点留置进行医学观察,在黄标和红标患者转运完毕后,再转运至化学中毒医疗救援基地或综合性医院治疗。

第10题: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除了

A、急性有机磷中毒
B、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
C、中暑
D、杀鼠剂中毒
E、急性胃肠炎

答案:D
解析: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是要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暑和急性胃肠炎相鉴别,还要与相关农药中毒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