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

题目

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 A、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 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 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 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A、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


参考答案:A

第2题: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叫做浅源地震。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2.5%,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其中,震源深度在30公里以内的占多数,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是:

A.按照震源深度不同,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B.震源深度不超过60公里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
C.地震总数的72.5%是震源深度在30公里以内的浅源地震
D.所有地震释放的能量有85%来自浅源地震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符合文意,正确。B项对应“震源深度在6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叫做浅源地震”,符合文意,正确。C项由“震源深度在6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叫做浅源地震。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2.5%,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可知,占地震总数的72.5%的是震源深度在“6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而非“30公里”,属于偷换概念,错误。D项对应“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2.5%,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符合文意,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第3题: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我国发生地震的特点是()

  • A、震源浅
  • B、频度高
  • C、强度大
  • D、分布广和

正确答案:A,B,C,D,E

第5题:

我国的地震活动分布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几乎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以上强震。

  • A、5.0级
  • B、5.5级
  • C、6.0级
  • D、6.5级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震源的深度越浅,地震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也越广
B.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
C.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D.2008汶川地震是我国自1949年以来破坏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

答案:A
解析:
A项,震源深度不同,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越小。

第7题:

中国地震活动的特点是()。

  • A、频度高
  • B、强度大
  • C、震源浅
  • D、分布广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建筑物抗震性能差

B、我国人口稠密

C、社会公众防震意识弱


参考答案:A

第9题: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建筑物抗震性能差
  • B、我国人口稠密
  • C、我国7级以上地震较多
  • D、防震减灾意识薄弱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