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度分析中,测定物质含量时,当显色反应确定之后,应从哪几方面选择

题目

光度分析中,测定物质含量时,当显色反应确定之后,应从哪几方面选择试验条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当显色反应确定之后,应进行下列各种条件试验:
(1)显色剂用量试验;
(2)选择适宜的溶液酸度;
(3)选择合适的显色反应稳定;
(4)确定合适的显色时间;
(5)通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最佳吸收波长;
(6)选择适当的显色反应溶剂;
(7)采取消除干扰的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浓度中,用作显色剂的物质需在测定波长附近无明显吸收。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比色分析法测定物质的含量时,当显色反应确定之后,应从哪几个方面选择实验条件?


正确答案: 1.显色剂用量。
2.适宜的溶液酸度。
3.合适的显色反应温度。
4.确定合适的显色时间。
5.通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最佳的吸收波长。
6.适当的显色反应溶剂。
7.消除干扰的措施

第3题:

在分光光度法中是利用显色反应来进行测定的,对显色反应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1.选择性好:干扰少或易排除;
2.灵敏度高(S):尤其是对低含量组分,一般选择e:104~105L/mol•cm
3.有色化合物稳定、组成恒定
4.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的颜色差别大
5、显色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
考虑显色反应的条件为:显色剂的用量;溶液的酸度;时间和温度;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

第4题:

比色法测定物质含量时,当显色反应确定之后,选择试验条件时,下列操作中()是错误的。

  • A、显色剂用量及浓度试验
  • B、选择适宜的溶液酸度及显色反应温度
  • C、确定合适的显色时间
  • D、通过绘制显色曲线,选择最佳吸收波长

正确答案:D

第5题:

比色分析中显色反应的条件控制有()等因素;测定物料中硝基酚含量时,为了消除二硝的干扰,通常将样品用()溶解后,加()℃蒸馏水并调节酸碱度后静置()分钟后过滤,用蒸馏水作参比测定溶液吸光度。


正确答案:显色剂用量、溶液酸度、温度、显色时间、溶剂;工业氯苯;≤30℃;10

第6题:

在比色分析中,()称为显色反应,()作为显色剂;测定物料中二硝含量基于2,4一二硝基氯苯在()溶液中呈现()色,其含量与()成线性关系,该显色溶液在波长()有最大吸收。


正确答案:将待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与待测组分形成有色化合物的试剂;丙酮弱碱性;红紫;溶液的吸光度;560nm

第7题: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对显色反应要求()。

  • A、选择性好
  • B、灵敏度高
  • C、有色物组成恒定
  • D、反应条件易控制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比色分析法测定物质含量时,当显色反应确定之后,应从哪几个方面选择实验条件?


正确答案: 显色试剂用量实验;选择适宜的溶液酸度;选择合适的显色反应温度;确定合适的显色时间;通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最佳吸收波长;选择适当的显色反应溶剂;采取消除干扰的措施。

第9题:

比色分析法测定物质含量时,当显色反应确定之后,应从哪几方面选择试验条件?


正确答案: 当显色反应确定之后,应进行下列各种条件试验:
(1)显色剂用量试验。
(2)选择适宜的溶液酸度。
(3)选择合适的显色反应温度。
(4)确定合适的显色时间。
(5)通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最佳吸收波长。
(6)选择适当的显色反应溶剂。
(7)采取消除干扰的措施。

第10题:

用光度分析中酸度对显色反应主要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1)对显色剂本身的影响
(2)对溶液中各元素存在状态的影响。
(3)对显色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