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溜钩故障的措施有哪些?

题目

排除溜钩故障的措施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动车组在途中无动力停留时,须对动车组采取防溜措施,具体防溜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装备停放制动装置的动车组在20‰以下坡道停留时,由司机施加停放制动防溜。
2.装备停放制动装置的动车组在20‰及以上的坡道停留时,由司机施加停放制动并使动车组处于紧急制动状态,超过20分钟或总风压力低于700kpa时,司机须通知随车机械师对动车组设置铁鞋进行防溜。
3.未装备停放制动装置的动车组在线路平坦地点停留时,由司机操纵制动手柄使动车组处于紧急制动状态,必要时由随车机械师对动车组设置止轮器进行防溜。
4.未装备停放制动装置的动车组在坡道停留,超过20分钟或总风压力低于700kpa时,由司机通知随车机械师对动车组设置铁鞋进行防溜。
5.装备停放制动装置的动车组停放制动功能失效、切除时,防溜要求比照未装备停放制动装置的动车组办理。

第2题:

电梯自动溜车的故障排除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调整制动器,使之恢复正常工作;检查曳引轮是否已磨损到槽形或更换轮;按规定调整好重量差;电梯轿厢不能超载运行;调整全部曳引钢丝绳所受张力,通过调节绳头组合弹簧的压紧程度,使各钢丝绳受力均衡。

第3题:

在曲线上挂车时应做好防溜措施后,再调整钩位。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什么叫溜钩?产生溜钩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所谓溜钩就是控制器手柄已扳回零位实现制动时,重物仍下滑。产生溜钩的原因有:
1)制动器工作频繁,使用时间较长,其销轴、销孔、制动瓦衬等磨损严重,致使制动时制动臂及其瓦块产生位置变化,导致制动力矩发生变化。制动力矩变小,就会产生溜钩现象。
2)制动轮工作表面或制动瓦衬有油污,有卡塞现象,使制动磨擦因数减小而导致制动力矩减小,从而造成溜钩。
3)制动轮外圆与孔的中心线不同心,径向圆跳动超过技术标准。
4)制动器主弹簧的张力较小,或主弹簧的螺母松动,都会导致溜钩。
5)主弹簧材质差或热处理不符合要求,弹簧已疲劳、失效,也会产生溜钩现象。
6)长行程制动器的重锤下面增加了支持物,使制动力矩减小,造成溜钩。

第5题:

产生溜钩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所谓溜钩,就是控制器手柄已扳回零位实现制动时,重物仍下滑。产生溜钩的原因有:
(1)制动器工作频繁,使用时间较长,其销轴、销孔、制动瓦衬等磨损严重,致使制动时制动臂及其瓦块产生位置变化,导致制动力矩发生变化。制动力矩变小,就会产生溜钩现象。
(2)制动轮工作表面或制动瓦衬有油污,有卡塞现象,使制动摩擦因数减小而导致制动力矩减小,从而造成溜钩。
(3)制动轮外圆与孔的中心线不同心,径向圆跳动超过技术标准。
(4)制动器主弹簧的张力较小,或主弹簧的螺母松动,都会导致溜钩。
(5)主弹簧材质差或热处理不符合要求,弹簧已疲劳、失效,也会产生溜钩现象。
(6)长行程制动器的重锤下面增加了支持物,使制动力矩减小,造成溜钩。

第6题:

下列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机车、车辆溜入区间或站内事故发生的是:()。

  • A、机车车辆停妥后按规定做好防溜措施,提钩摘车
  • B、未按规定采取防溜措施
  • C、挂车时提前撤除防溜措施
  • D、推进车辆没有试拉

正确答案:B,C,D

第7题:

电梯关门时夹人的故障排除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检查电路,排除短路点;调整安全触板传动机构的摆杆、拉杆、转轴等,使之动作灵活、可靠;修复或更换微动开关。 

第8题:

溜钩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出现问题。


正确答案:制动器

第9题:

挂车时,要调整钩位,撤除防溜措施后,再挂车。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排除轴承漏油的故障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检查密封圈的漏油情况。看密封圈的密封区是湿的还是干的,是漏油还是一层油膜,有时可能不是密封圈原因而是由于垫片损坏、螺钉松动、箱体裂纹或管接头松动等原因。
②清洗密封部位。
③拆卸密封圈,找出不正常磨损、变形的原因。检查密封件内部、外部有无泄漏,对唇形密封件要检查唇口、弹簧是否损坏。
④清洗内部密封部位。
⑤检查轴和孔。检查轴上密封圈接触的表面粗糙度,检查密封圈压入的孔,找出引起漏油的裂痕和凹坑或棱角,发现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