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妊娠38周,骨盆外测量为:对角径12.5cm,坐骨棘间径9cm,坐骨结节间径7.5cm,耻骨弓角度80°。

题目
初产妇,妊娠38周,骨盆外测量为:对角径12.5cm,坐骨棘间径9cm,坐骨结节间径7.5cm,耻骨弓角度80°。

估计胎儿体重3800g,其适宜的分娩方式为
A.等待自然分娩
B.试产
C.剖宫产
D.阴道手术助产
E.加强宫缩促进自然分娩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1.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和耻骨弓角度均偏小,故为中骨盆狭窄。
2.胎儿较大,而产妇骨盆狭窄,宜行剖宫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初产妇,孕38+2周,骨盆外测量为:对角径13cm,坐骨棘间径9cm,坐骨结节间径为7cm,耻骨弓角度为80°。

该产妇骨盆属于

A.中骨盆狭窄

B.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C.均小骨盆

D.男性骨盆

E.漏斗骨盆


正确答案:A
中骨盆狭窄坐骨棘间径小于10cm,坐骨结节间径小于8cm,耻骨弓角度小于90°,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矢状径之和小于15cm。

第2题:

患者25岁,妊娠39周。因规律性腹痛5小时入院,无产前检查。骨盆外测量:髂前上棘间径25cm.髂嵴间径27cm,骶耻外径18.5cm,坐骨结节间径7.5cm。尚需测量的径线是

A、对角径

B、坐骨棘间径

C、出口后矢状径

D、中骨盆前后径

E、耻骨弓角度


参考答案:C

第3题:

初产妇,妊娠38周,骨盆外测量为:对角径12.5cm,坐骨棘间径9cm,坐骨结节间径7.5cm,耻骨弓角度80°。其骨盆属于A、男性骨盆

B、中骨盆狭窄

C、漏斗骨盆

D、均小骨盆

E、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估计胎儿体重3800g,其适宜的分娩方式为A、等待自然分娩

B、试产

C、剖宫产

D、阴道手术助产

E、加强宫缩促进自然分娩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C

第4题:

女,孕20周,骨盆外测显示:髂棘间径24cm,髂嵴间径26cm,骶耻外径18cm,坐骨结节间径7.5cm,耻骨弓角度80°。

骨盆内测量最有助于诊断的是
A.对角径
B.真结合径
C.坐骨棘间径
D.坐骨切迹宽度
E.右斜径

答案:C
解析:
骨盆内测量宜妊娠24~36周,阴道较松软时进行。

第5题:

测孕妇坐骨结节间径7cm时,还应测量A.耻骨弓角度B.对角径C.坐骨棘间径

测孕妇坐骨结节间径7cm时,还应测量

A.耻骨弓角度

B.对角径

C.坐骨棘间径

D.出口前矢状径

E.出口后矢状径


正确答案:E
骨盆出口平面有4条径线:出口前后径平均长约11.5cm,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平均长约9cm,出口莳矢状径平均长约6cm和出口后矢状径平均长约8.5cm。当坐骨结节间径稍短时,丽坐骨结节间径与后矢状径之和>15cm时,一般大小胎儿可以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故还需要测量后矢状径。考点:骨产道的测量

第6题:

孕妇坐骨结节间径7.5cm时,还应测量()。

A.耻骨弓角度

B.出口后矢状径

C.对角径

D.坐骨棘间径

E.骶耻外径


正确答案:B

第7题:

初产妇,妊娠382+周,骨盆外测量为:对角径12.5cm,坐骨棘间径9cm,坐骨结节间径7.5cm,耻骨弓角度80°。其骨盆属于A、男性骨盆

B、中骨盆狭窄

C、漏斗骨盆

D、均小骨盆

E、骨盆出露平面狭窄

估计胎儿体重3800g,其适宜的分娩方式为A、等待自然分娩

B、试产

C、剖宫产

D、阴道手术助产

E、加强宫缩促进自然分娩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C

第8题:

测孕妇坐骨结节间径7.5cm时,应加测

A、耻骨外径

B、出口后矢状径

C、对角径

D、坐骨棘间径

E、耻骨弓角度


参考答案:B

第9题:

测孕妇坐骨结节间径7.5cm时,还应测量

A:出口前矢状径
B:出口后矢状径
C:对角径
D:坐骨棘间径
E:耻骨弓角度

答案:B
解析:
坐骨结间径正常值8.5~9.5cm,当测量孕妇坐骨结节间径值<8cm时,为充分评估骨盆情况,还应测量出口后矢状径。

第10题:

女,孕20周,骨盆外测显示:髂棘间径24cm,髂嵴间径26cm,骶耻外径18cm,坐骨结节间径7.5cm,耻骨弓角度80°。骨盆内测量最有助于诊断的是()

  • A、对角径
  • B、真结合径
  • C、坐骨棘间径
  • D、坐骨切迹宽度
  • E、右斜径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