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炸药制造、储存等过程中,F1区场所,是指( )。

题目
火药、炸药制造、储存等过程中,F1区场所,是指( )。

A.起爆药、火工品制造的场所
B.炸药、起爆药、火工品的储存场所
C.黑火药、烟火药制造加工、储存场所
D.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1) 对于F0区场所,即炸药、起爆药、火工品的储存场所。 (2) 对于F1区场所,即起爆药、火工品制造的场所。
(3) 对于F2区场所,即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炸药的感度对于炸药的制造加工、运输、储存、使用的安全较为重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重点部位是指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系统等。


参考答案:危险化学品;公用工程

第3题:

火药、炸药制造、储存等过程中,II类(F1区)场所,是指:( )。

A 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场所

B 炸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场所

C 黑火药、烟火药制造加工、储存场所

D 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

A.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爆轰,从而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
B.具有0区、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C.具有2区、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D.具有1区、2 1区爆炸危险场所,且因电火花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

答案:C
解析:
ABD均为第一类

第5题:

粉状乳化炸药的生产工艺包括油相制备、水相制备、乳化、喷雾制粉、装药包装等步骤,其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的风险。下列关于粉状乳化炸药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危险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粉状乳化炸药具有较高的爆轰特性,制造过程中,不会形成爆炸性粉尘
B.制造粉状乳化炸药用的硝酸钱存储过程不会发生自然分解
C.油相材料储存时,遇到高温、还原剂等,易发生爆炸
D.包装后的乳化炸药仍具有较高的温度,其中的氧化剂和可燃剂会缓慢反应

答案:D
解析:
包装后的乳化炸药仍具有较高的温度,炸药中的氧化剂和可燃剂会缓慢反应,当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时易发生燃烧而引起爆炸。

第6题:

运输过程中常见的几种气体包括()

A.氧气、氢气、氯气等

B.烟火药、起爆药

C.炸药、黑火药

D.硫酸、双氧水


参考答案:A

第7题:

下列关于粉状乳化炸药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危险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粉状乳化炸药具有较高的爆轰特性,制造过程中,不会形成爆炸性粉尘
B.制造粉状乳化炸药用的硝酸铵存储过程不会发生自然分解
C.油相材料储存时,遇到高温、还原剂等,易发生爆炸
D.包装后的乳化炸药仍具有较高的温度,其中的氧化剂和可燃剂会缓慢反应

答案:D
解析:
成品粉状乳化炸药具有较高的爆轰和殉爆特性,制造过程中还有形成爆炸性粉尘的可能。硝酸铵储存过程中会发生自然分解,放出热量。当环境具备一定的条件时热量聚集,当温度达到爆发点时引起硝酸铵燃烧或爆炸。油相材料都是易燃危险品,储存时遇到高温、氧化剂等,易发生燃烧而引起燃烧事故。包装后的乳化炸药仍具有较高的温度,炸药中的氧化剂和可燃剂会缓慢反应,当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时易发生燃烧而引起爆炸。

第8题:

火药、炸药制造、储存等过程中,II类(F1区)场所,是指:( )。

A.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场所

B.炸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场所

C.黑火药、烟火药制造加工、储存场所

D.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


正确答案:A

第9题:

(2015)粉状乳化炸药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的风险。下列关于粉状乳化炸药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危险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粉状乳化炸药具有较高的爆轰特性,制造过程中,不会形成爆炸性粉尘
B.制造粉状乳化炸药用的硝酸铵存储过程不会发生自然分解
C.油相材料储存时,遇到高温、还原剂等,易发生爆炸
D.包装后的乳化炸药仍具有较高的温度,其中的氧化剂和可燃剂会缓慢反应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不适用于生产和储存()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A.火药

B.炸药

C.弹药

D.农药

答案:A,B,C
解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构)筑物中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不适用于生产和储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