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新修正的《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的被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目
依据新修正的《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的被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B.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C.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D.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被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国家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B.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

C.被告必须是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D.被告可以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正确答案:C
解析: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既不是国家,也不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告只能是行政主体;被告必须是被提起诉讼并且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成为被告须具备两个条件:(1)被告必须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者;(2)被告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第2题:

下列有关行政诉讼代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诉讼代理,被告代理律师无反诉权

B.行政诉讼代理,被告代理律师无起诉权

C.行政诉讼代理,原告代理律师与被告代理律师权限是不对等的

D.行政诉讼代理,原告代理律师与被告代理律师权限是对等的


参考答案:D

第3题: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和行政诉讼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政诉讼就是行政官司,即通常说的“民告官”,特别情况下也可以“官告民”

B.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法律制度

C.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是一部可以有效地把“行政权力关进笼子”的法律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有权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C、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
D、行政诉讼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答案:C
解析:
A项,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B项,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的以外,行政纠纷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申请行政复议还是提起行政诉讼;D项,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其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做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诉讼中规定的被告负举证责任,与一般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不同。原因在于: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行政,负有证明自己行政行为合法的责任,且行政机关的举证能力比民事主体强。

第5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理论,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的表述错误的是()。

A、抽象行政行为争议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B、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主体
C、行政诉讼是一种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不受行政主体违法职权行为侵害的一种司法活动
D、行政诉讼在证据规则上实行被告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负举证责任原则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特征。行政诉讼处理的是一定范围内的行政行为争议,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规定是否合法也属于行政诉讼审查范围,即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可以成为行政诉讼中的一并审查对象。由此可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只能被一并审查,但是不能说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第6题: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法的特征表述错误的是( )。

A.行政诉讼的原告是行政相对人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B.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机关

C.行政诉讼的主管机关是人民法院

D.行政诉讼的内容是解决行政争议


正确答案:B

第7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理论,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的表述错误的是()。

A.抽象行政行为争议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B.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主体
C.行政诉讼是一种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不受行政主体违法职权行为侵害的一种司法活动
D.行政诉讼在证据规则上实行被告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负举证责任原则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特征。行政诉讼处理的是一定范围内的行政行为争议,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规定是否合法也属于行政诉讼审查范围,即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可以成为行政诉讼中的一并审查对象。由此可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只能被一并审查,但是不能说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第8题: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

A.原告

B.被告

C.原告和被告

D.谁主张,谁举证


正确答案:B
《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一般适用的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第9题:

关于行政诉讼法的渊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行政诉讼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狭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行政诉讼法典,广义的行政诉讼法就是指实质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
C.广义的行政诉讼法主要包括国内法,不包括国际条约和行政协定中有关行政诉讼的规定
D.可以参照民事诉讼中的有关规定
E.行政诉讼法的渊源包括关于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

答案:A,B,D,E
解析:
我国广义的行政诉讼法就是指实质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单行法律、民事诉讼中可以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

第10题:

关于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B. 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
C. 行政诉讼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D.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有权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答案:B
解析:
2010年建设工程法规真题第13题

本题主要考查行政诉讼的审理。

B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所以B正确。

A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行政争议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复议前置只发生在少数几种情况下,如《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所以A错误。

C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因此行政诉讼不是谁主张谁举证。所以C错误。

D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所以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