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2010年下半年软考软件评测师-上午试题(标准参考答案版)第1大题第19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 ISO/IEC 912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统一了多种质量模型。其中,下述关于软件使用质量描述,不正确的是(19) 。 (19) A.它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不是测量软件自身的属性 B.使用质量的属性分为四个特性: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 C.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开发者、维护者观点的质量 D.使用质量的获得依赖于取得必需的

题目
请教:2010年下半年软考软件评测师-上午试题(标准参考答案版)第1大题第19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 ISO/IEC 9126《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统一了多种质量模型。其中,下述关于软件使用质量描述,不正确的是(19) 。

(19)

A.它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不是测量软件自身的属性

B.使用质量的属性分为四个特性: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 

C.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开发者、维护者观点的质量

D.使用质量的获得依赖于取得必需的外部质量,而外部质量的获得则依赖于取得必需的内部质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 软件的质量需求是软件需求的一部分,根据《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1部分:质量模型 GB/T 16260.1-2006》 ,软件产品质量需求的完整描述要包括(13) ,以满足开发者、维护者、需方以及最终用户的需要。

① 内部质量的评估准则

② 外部质量的评估准则

③ 使用质量的评估准则

④ 过程质量的评估准则

(13)

A.①②

B.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试题(13)分析

软件产品质量需求一般要包括对于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的评估准则,以满足开发者、维护者、需方以及最终用户的需要,见《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1部分:质量模型 GB/T 16260.1-2006》第5.1节。

因此应选C。

参考答案

13C

第2题:

ISO/IEC 912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统一了多种质量模型。其中,下述关于软件使用质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它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不是测量软件自身的属性

B.使用质量的属性分为4个特性: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

C.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开发者、维护者观点的质量

D.使用质量的获得依赖于取得必需的外部质量,而外部质量的获得则依赖于取得必需的内部质量

A.

B.

C.

D.


正确答案:C

第3题:

请教:2006年软件评测师上午试卷第1大题第5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问题1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B

问题2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这题主要考常识,你没有做对只要是基础知识没有学好,第一个问题正确应该选择B,通过设置一个信号量,采用PV操作解决同步和互斥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正确答案应该选择C,系统中有5个进程,每个进程需要4个资源R,要使系统不发生死锁,则至少有一个进程获得足够的资源R,即4个资源R,考虑到一个极端的情况,这5个进程中每个进程只获得了3个资源R,则因为所有的进程都没有获得足够的进程,所以系统发生死锁,要解决这个情况,只需要多一个资源R,则必定有一个进程获得足够资源R,避免了死锁,故需要3*5+1=16个资源R。这样子讲应该明白了吧?

第4题:

根据《软件工程一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GB/T 16260 1-2000,软件产品的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观点的软件产品用于指定的环境和使用周境(contexts of use)时的质量,其中______不是软件产品使用质量的质量属性。

A.有效性

B.可信性

C.安全性

D.生产率


正确答案:B

第5题:

按照标准GB/T 16260.1《软件过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规定,软件产品的“安全性” 属性属于( 13 )评价内容。

A.外部质量

B.内部质量

C.过程质量

D.使用质量


正确答案:D

第6题:

● 根据《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第1部分:质量模型 GB/T 16260.1-2006》 ,软件产品的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观点的软件产品用于指定的环境和使用周境(contexts of use)时的质量,其中(12)不是软件产品使用质量的质量属性。

(12)

A.有效性

B.可信性

C.安全性

D.生产率


正确答案:B
试题(12)分析
根据《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第1部分:质量模型 GB/T 16260.1-2006》,软件产品的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观点的软件产品用于指定的环境和使用周境时的质量。使用质量的属性分类为四个特性: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
可信性不是使用质量的质量属性,因此应选B。
参考答案
(12)B

第7题:

根据《GB/T 16260.1-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中用于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的度量指标为(11)。

A.使用质量

B.过程质量

C.内部质量

D.外部质量


正确答案:A
据《GB/T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5.2产品质量和生命周期: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观点的软件产品用于指定的环境和使用周境时的质量。它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而不是测量软件自身的属性。

第8题:

请教:2012年上半年软考《软件设计师》上午试卷(参考答案版)第1大题第17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 若软件项目组对风险采用主动的控制方法,则(19)是最好的风险控制策略。

(19)A.风险避免

B.风险监控

C.风险消除

D.风险管理及意外事件计划

 


正确答案:A

第9题:

以下不属于ISO/IEC9126软件质量模型第一层特性的是(19)。

A.可使用性

B.功能性

C.安全性

D.效率


正确答案:C
解析:软件质量特性,反映了软件的本质。讨论一个软件的质量,最终要归结到定义软件的质量特性。而定义一个软件的质量,就等价于为该软件定义一系列质量特性。人们通常把影响软件质量的特性用软件质量模型来描述。已有多种有关软件质量模型的方案。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把软件质量特性定义成分层模型。最基本的叫做基本质量特性,它可以由一些子质量特性定义和度量。子质量特性在必要时又可由它的一些子质量特性定义和度量。1991年,ISO发布了ISO/IEC9126质量特性的国际标准,将质量特性定义为6个,即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效率、可使用性和可移植性,并定义了21个子特性。ISO/IEC9126—1991标准规定的软件质量模型由三层组成。在这个标准中,三个层次中的第一层称为质量特性,第二层称为质量子特性,第三层称为度量。如下图所示。该标准定义了6个质量特性,即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效率、可使用性和可移植性;并推荐了21个子特性,如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依从性、安全性、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易理解性、易学习性、易操作性、时间特性、资源特性、易分析性、易变更性、稳定性、易测试性、适应性、易安装性、遵循性和易替换性等,但不作为标准。用于评价质量子特性的度量没有统一的标准,由各使用单位视实际情况制定。1996年我国制定了与ISO9126国际标准等同的国家标准《GB/T16260—199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国际标准完全一致。其适用范围是:适用于对软件产品质量需求的确定以及在软件生存周期中对软件产品质量的评价;适用于各种软件,包括固件中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适合获取、开发、使用、支持、维护或审计软件的人员使用。在2003年,我国有关部门对《GB/T16260-199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进行了修订,发布了《GB/ T16260-2003软件工程产品质量》,增加了6个质量子特性。

第10题:

请教:2010年上半年(5月份)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上午真题第1大题第12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 根据《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GB/T 16260.1-2006)定义的质量模型,(13)不属于易用性的质量特性。 (13)A. 易分析性 B. 易理解性  C. 易学性     D. 易操作性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