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11岁,因“地包天”要求矫治。临床检查:恒牙(牙合),4个切牙反(牙合),下前牙存在间隙且舌倾

题目

患者,男性,11岁,因“地包天”要求矫治。临床检查:恒牙(牙合),4个切牙反(牙合),下前牙存在间隙且舌倾,磨牙完全近中关系,凹面型。功能检查:下颌可后退至前牙对刃。X线检查:∠ANB小于0°。对于此患者正确的诊断是

A.牙性前牙反(牙合)

B.功能性前牙反(牙合)

C.骨性前牙反(牙合)

D.牙性伴功能性前牙反(牙合)

E.骨性伴功能性前牙反(牙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男,4岁,反牙合,下颌退至切牙对切牙,人工喂养,临床上设计哪种矫治方法矫治患儿反牙合?()

  • A、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
  • B、方丝弓矫治器
  • C、2×4矫治技术
  • D、细丝弓乔治技术
  • E、头帽+颏兜

正确答案:A

第2题:

患者,女,12岁,恒牙合基本中性牙合;上前牙Ⅲ度拥挤,左上中切牙及右上侧切牙与下颌四颗切牙形成反牙合,间隙不足,下切牙Ⅰ度拥挤。矫治成功的关键是()

  • A、前牙排列整齐
  • B、全部牙齿排齐
  • C、口腔卫生
  • D、支抗控制得当
  • E、破除口腔不良习惯

正确答案:D

第3题:

恒切牙萌出早期(替牙期)的暂时性错合不需矫治,包括()

A.上颌左右中切牙出现间隙

B.上颌侧牙牙冠向远中倾斜

C.恒切牙轻度拥挤

D.前牙反牙合

E.前牙深覆


正确答案:ABCE

第4题:

患者,男性,9岁,主诉前牙反牙合。检查:替牙牙合,恒切牙及恒磨牙已萌出,磨牙关系中性偏近中,上前牙舌向拥挤错位,上牙弓拥挤度4mm,反覆牙合深,反覆盖1mm,面型稍凹。以下哪一种治疗方法较合理()

  • A、上颌牙合垫舌簧矫治器
  • B、上颌前方牵引
  • C、2×4矫治
  • D、下颌联冠斜面导板
  • E、功能矫治器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下列是早期矫治适应证的是()

  • A、替牙期上颌中切牙外翻,且无早接触
  • B、替牙期上颌中切牙之间有2mm间隙
  • C、乳前牙反牙合
  • D、替牙期前牙5mm覆牙合
  • E、替牙期前牙5mm覆盖

正确答案:C

第6题:

患儿,男,4岁,反牙合,下颌退至切牙对切牙,人工喂养,临床上设计哪种矫治方法矫治患儿反牙合()

  • A、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
  • B、方丝弓矫治器
  • C、2×4矫治技术
  • D、细丝弓矫治技术
  • E、头帽+颏兜

正确答案:A

第7题:

患儿,男性,8岁,要求矫治“地包天”。无全身性疾病治疗史。幼儿园时曾有牙痛史但未作治疗。有长期吮咬上唇习惯,有奶瓶喂养史。替牙列,上下第一磨牙萌出,上下前牙已替换,前牙反牙合,凹面型,下颌第二乳磨牙残根。 从现有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吮咬上唇习惯是造成该患儿“地包天”的较明确的病因,在吮咬上唇习惯中以下求矫治前牙反牙合。直面型,乳前牙反牙合。乳牙列完整。哪些肌肉的活动促进“地包天”的形成()

  • A、咬肌
  • B、颞肌
  • C、翼内肌
  • D、颧肌
  • E、颊肌
  • F、二腹肌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患者男性,11岁,因"地包天"要求矫治。临床检查:恒牙,4个切牙反,下前牙存在间隙且舌倾,磨牙完全近中关系,凹面型。功能检查:下颌可后退至前牙对刃。X线检查:∠ANB小于0°。对于此患者正确的诊断是

A.牙性前牙反
B.功能性前牙反
C.骨性前牙反
D.牙性伴功能性前牙反
E.骨性伴功能性前牙反

答案:E
解析:

第9题:

患儿,男性,5岁,要求矫治前牙反牙合。直面型,乳前牙反牙合。乳牙列完整。该患儿前牙反牙合可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父母可能前牙反牙合
  • B、乳尖牙牙合干扰
  • C、下颌第二乳磨牙龋坏
  • D、吮上唇
  • E、幼时不良人工喂养姿势
  • F、幼时母乳喂养

正确答案:A,B,C,D,E

第10题:

患儿,男性,5岁,要求矫治前牙反牙合。直面型,乳前牙反牙合。乳牙列完整。患儿凹面型不明显,息止颌位时乳前牙呈切对切趋势,上、下乳前牙无代偿性唇倾或舌倾,下颌可退到切对切位置。针对该患儿反牙合的矫治方法可包括()

  • A、调牙合,消除可能存在的牙合干扰
  • B、破除吮咬上唇等不良习惯
  • C、治疗下颌第二乳磨牙龋坏
  • D、采用上颌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矫治
  • E、采用下颌牙合垫式联冠斜面导板矫治
  • F、采用改良颏兜前牵引矫治G.采用颏兜矫治H.采用面罩前牵引矫治

正确答案:A,B,C,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