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机制:抑制钠内流,促进钾外流;降低自律性,缩短不应期,改善传导,消除单项阻滞;临床应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开胸手术、洋地黄中毒、急性心肌梗死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效,为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所伴有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第2题:

利多卡因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机制和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机制:
1、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降低自律性。
2、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ERP)
3、传导:正常时对传导影响小,病变传导变慢,单向传导阻滞变为双向。部分已除极组织,因促K+外流而加快传导速度。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为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第3题:

阻断快速钾离子通道:

A.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B. 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C.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D. 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E. 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答案:C
解析:

第4题:

简述抗心律失常的分类及作用机制,各类列举1种典型代表药物。


正确答案: Ⅰ类:分为A、B、C三种:
A:中度减慢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减慢传导,延长动作时程。如奎尼丁。
B:轻度减慢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显著减慢传导,轻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如利多卡因。
C://明显减慢动作0相上升速率,显著减慢传导,轻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如心律平。
Ⅱ类:阻断β受体,减慢动作电位上升速率,抑制4相除极。如心得安。
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如胺碘酮。
Ⅳ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

第5题:

简述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脏基本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1)降低自律性:抑制快反应细胞4相Na+内流,或抑制慢反应细胞4相Ca2+内流,或促进K+外流。
(2)减少后除极与触发活动:抑制Ca2+及Na+内流。
(3)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性,增强或减弱膜反应性都有利于取消折返激动。
(4)延长不应期,可终止及防止折返的发生。

第6题:

简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 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阻断钾离子通道,延长复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第7题:

利多卡因属于()

  • A、Ia类抗心律失常药
  • B、Ib类抗心律失常药
  • C、Ic类抗心律失常药
  • D、Ⅱ类抗心律失常药
  • E、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正确答案:B

第8题:

A.Ⅳ类抗心律失常药
B.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
C.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D.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
E.Ⅱ类抗心律失常药

利多卡因属于

答案:B
解析:

第9题:

奎尼丁的药理作用,对心肌电生理的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转运机制?


正确答案:奎尼丁样作用即奎尼丁对心肌的直接作用,表现在它对心肌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的全面抑制。它还具有抗胆碱作用,以及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
1、降低心肌自律性:抑制4相Na+内流,使4相速率减慢,降低自律性。
2、减慢传导:抑制0相Na+内流,使0相去极速度下降,传导减慢,使单向阻滞变为双向阻滞,从而消除折返。
3、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抑制复极相K+外流,使复极延缓,ADP和ERP延长,各部位心肌纤维ERP延长,且使其趋于一致,亦消除折返。
4、降低心肌收缩力:抑制Ca2+内流(2相),使心肌收缩力下降。

第10题:

利多卡因属于()

  • A、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
  • B、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
  • C、Ⅱ类抗心律失常药
  • D、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 E、Ⅳ类抗心律失常药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