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述国务院的主要职权。[2010年真题]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国务院的主要职权。[2010年真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国务院组成机构及其职权。


正确答案: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均为五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副总理、国务委员会、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对总理负责。国内电视大学学生交流社区,提供学习资料下载,交流,电大就业指导等。
(一)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的人选只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国家主席任免。
(二)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副总理、国务委员是全国人大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任命的。国务院副总理协助总理工作。国务委员受总理或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委托,负责某些方面的工作或重大的专项任务,并且可以代表国务院进行外事活动。宪法和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副总理和国务委员的名额。由于国务院机构庞大、事务众多,副总理实际上协助总理负责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工作,具体分管某一或某些部、委、机构的事务,形成事实上的介于总理和各个部、委、机构间的层次。
(三)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秘书长和审计长。全国人大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国务院秘书长是国务院办公厅的首长,办公厅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审计长负责国家财政和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督工作,在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各部门首长领导部门的工作,召集和主持部务会议、委员会会议、委务会议;签署上报国务院和上级政府的重要报告和下达的命令、指示。各部设部长1人,副部长2~4人。各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5~10人。

第2题:

问答题
试述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主要措施。[2012年真题]

正确答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1)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我国,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心理辅导的支持,因为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学大量的对比研究发现,品行端正、学业优良、身体健康的学生,通常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而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往往会妨碍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降低其学习能力,损害其身体健康。因此,学校应当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
①完善心理教育的内容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除了要帮助心理失调的学生做好调适工作外,还要指导正常的学生做好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并且增进其心理健康,挖掘其内在潜力。其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a.学习辅导,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指导,调适学生的学习志向水平,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b.生活辅导,主要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技能;c.职业辅导,旨在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专业与职业选择,做好升学与就业的心理准备,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有的学校利用校本课程的空间,将心理健康教育排入课程表,形成了具有时间上持续性、对象上全覆盖、内容上序列化特征的课程体系。
②加强对心理教育的组织管理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不久,一些地方和学校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工作,影响了其发展。因此,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十分必要。
a.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观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与执行,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调拨一定的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适应本地需要的教材的编写;督导机构应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督导。
b.学校要按照《纲要》的要求,“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用制度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试述国务院直属机构的行政主体资格与职权范围。


参考答案:

直属机构由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的原则设立,无需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地位低于各部、委和行、署。具有独立职权和专门职责,可以在主管事项的范围内,对外发布命令和指示。职权范围包括:(1)制定规章权。(2)行政事项处理权。(3)裁决争议权。


第4题:

问答题
(14年4月真题)试述国际融资协议共同条款中约定事项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试述非正式组织的功能。[2009年真题]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试述国外教育经费分配的主要模式及其对我国教育经费分配的启示。[2005年真题]

正确答案:
(1)国外教育经费分配的主要模式
政府的教育经费分配方式主要体现为拨款模式。据世界银行对38个国家的研究分析,可将其归纳为四种不同模式:
①协议拨款模式。协议拨款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预算系根据上年基数、财政能力和发展要求提供增长系数,主要反映历史趋势和政治需要,对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②投入拨款模式。投入拨款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依据学生人数和单位成本拨款,在拨款公式中增加加权系数,以反映学校环境、学生层次及教学质量的差别。投人拨款的最大问题是拨款与招生政策的联系,在学校拥有招生自主权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对拨款进行有效分配?
③产出拨款模式。产出拨款模式将拨款与毕业生数量挂钩,以减少重读和辍学率。产出拨款单纯以毕业生的数量为依据,而忽略了质量问题,并且也无法解决学校所需的科研资金。
④质量拨款模式。用该模式实施间接拨款计划,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大学入学能力测验,招收优秀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可获得特别资助。质量拨款的根据是大学入学能力测验,但这种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并不完全可靠,招收到优秀高中毕业生的大学的质量也不一定就高。
(2)对我国教育经费分配的启示:①教育经费的分配要坚持均等性原则。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在于努力维护教育机会均等,实现教育的大众化和民主化。这就要求分配教育经费时,首先要考虑地区和人群间的均等,尤其对老少边穷地区和教育处境不利人群要给予特殊政策与适度倾斜。其次还要考虑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均等,以期保持学校教育体系的和谐运行与良性发展。
②教育经费的分配要坚持效益性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教育经费总是短缺的。因此必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领域,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教育组织不同于工厂、公司之类的经济组织,其效益也相对带有模糊性、迟效性的特点,无法完全像企业那样进行准确的成本归集、费用分摊和利润分析。这就要求在分配教育经费时,一方面要遵循效益性原则,考虑到教育的经济学意义和产业化的可能,另一方面又必须认识到教育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像运营企业那样运营学校,也不能像要求经理那样要求校长。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失业保险改革与完善的主要方面。[2010年真题]

正确答案:
根据目前就业保障发展状况,今后改革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包括:
(1)确立新的失业保险观念
要使每个公民都意识到: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也是风险经济,每个劳动者都有失业的风险。失业风险属于社会风险,这就要求以社会保险的形式来化解。
(2)理顺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
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运行的载体,我国应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高效统一的失业保险管理体制。
(3)保障基金形成应从目前企业负担为主逐步向个人负担为主的模式过渡
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在保障基金的形成机制方面,应逐步从现在的企业承担为主转向个人直接负担,从而真正形成能够同市场经济体制相对接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
(4)控制失业率及其就业政策的选择
将失业率控制在一个适当的可调控的范围之内,是政府选择就业政策,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5)相关立法应逐步进入议事日程
今后应根据社会保障制度中各个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实际进展情况,先分项制定出各种法规,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失业救济法、社会保障法等相应立法,最后形成统一的社会保障法。
(6)人力资本投资至关重要
面对目前的就业压力,引起了上至政府,下至国民的各方关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想方设法,开辟渠道,进行各方面分流,多渠道安置。诸多办法中,最本质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设法提高就业人员的劳动素质。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试述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行政主体资格与职权范围。


参考答案:国家局在其成立时就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依法行使某项专门事物的行政职权。具有专项行政事务管理权和裁决争议权,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具有制定规章权。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1982年《宪法》规定的国家主席的主要职权。

正确答案:
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12年真题)试述我国政府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