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宪法监督体制的模式。[2011年真题]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宪法监督体制的模式。[2011年真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宪法解释的体制。


答案:
解析:
宪法的解释体制有三:
(1)由立法机关解释。这一制度源自英国。英国奉行“议会至上”,宪法和法律没有明显区分,宪法和法律的含义如何,只能由议会作出解释。我国的宪法解释权也是由立法机关行使,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
(2)由司法机关解释。这一制度源自美国。就是由普通法院来解释宪法。现今世界各国,中采行这一制度的国家很多。
(3)由特设机关解释。即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宪法保障法院等特别设立的机关,有权解释宪法。特设机关解释是当代最为流行的制度之一。其理由在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解释宪法是国家最重要的权力,行使这一权力的机关应该居于普通机关之上,以保障宪法的尊严。

第2题:

宪法监督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多种模式,我国属于()。

  • A、宪法法院模式
  • B、宪法委员会模式
  • C、普通法院模式
  • D、权力机关模式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宪法监督核心内容的是:( )

A.宪法的监督机关
B.违宪的制裁措施
C.宪法的监督方式
D.宪法的监督体制

答案:B
解析:
考查我国宪法监督制度。违宪的制裁措施是宪法监督的核心内容。

第4题:

名词解释题
宪法监督[2005年真题]

正确答案:
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违宪,以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的制度。宪法监督制度是宪法发挥生命力的基本条件,宪法能否得到实施,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宪法监督的意义主要在于:①有助于发挥宪法调整社会生活的功能,确立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最高法地位;②有助于保障宪法秩序的稳定,维护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的统一性;③有助于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与自由。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宪法规范的基本特点。[2005年真题]

正确答案:
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其作为一种根本性的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1)宪法规范的政治性
宪法是调整国家权力运行与人权保障的法律规范,在制宪及行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其政治性。宪法规范政治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制宪过程是一种政治性的选择,它与一定的政治力量和具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反映特定的政治利益;②宪法规范具体内容的确定反映一种政治选择;③宪法规范的调整方式与调整过程受一定政治利益的约束。
(2)宪法规范的组织性与限制性
宪法规范是一种组织国家权力的规范,国家权力通过宪法规范的运用得到合理的组织和分配。现代各国宪法对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机构组织与运行方式作了具体的规定。宪法规范组织性的主要功能是合理地确定国家机关的组成与体系,为权力运行提供合宪性基础。为了保证权力运行的合宪性,宪法规范不仅要发挥组织的功能,同时要发挥其限制的功能。
(3)宪法规范的最高性
宪法规范作为一种根本性的法律规范,在法律规范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制约和控制其他规范的存在。宪法规范的最高性是宪法特征的必然反映,构成宪法价值体系的基础。宪法规范最高性表现其丰富的内容:①宪法规范是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价值的准则,它构成一切政治社会的基础。宪法规范所确定的宪法秩序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标志着一个国家法制的统一。②宪法规范的最高性体现法律效力的最高性,即一切与宪法规范相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会失去效力。③宪法规范的最高性意味着宪法是调整社会生活的最高的依据,是判断政治行为是否合法、合理的标准。
(4)宪法规范的稳定性与适应性
宪法规范作为构成宪法的基本要素,需要在社会生活中长期稳定,不得轻易变动。由宪法规范最高性价值所决定,宪法在调整社会生活中应保持其内容的合理性与运行程序的科学性。宪法规范的稳定性是宪法实践中形成的客观状态,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为了保障其稳定性,宪法规范本身的内容要合理,要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就宪法实践的具体过程而言,宪法规范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价值是并重的。稳定性价值不能制约适应性,同理,不能以适应性价值损害稳定性价值。在社会变革时期规范与现实相互矛盾的时候,应当注意保持两者的平衡。
(5)宪法规范的制裁性
宪法规范作为一种法律规范,具有特殊的制裁措施。本质上讲,宪法制裁与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一样,其效力应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具有内在的制裁结构与形式。宪法制裁既包括积极的制裁,又包括消极的制裁,有着不同于其他制裁方式的社会影响力。在现代的宪政运行中,宪法发挥其制裁功能的主要形式是具体的司法实践活动。司法审查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只是宪法制裁功能的基本的表现形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形式。维护宪法规范的形式包括公民对政治过程的监督与对宪法功能的确信。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简述中国宪法的解释体制。


答案:
解析:
中国宪法的解释属于立法机关解释体制。1954年宪法和1975年宪法都没有对宪法解释权的归属作出规定。这种解释体制首先是由1978年宪法予以确认和建立的.1978年《宪法》第25条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宪法和法律、制定法令”的职权。现行宪法再次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宪法解释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这与我国的宪政体制是相互吻合的。这种解释体制的存在理由在于:全国人大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宪法解释权,使宪法篇释工作有可能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全国人大常委会比其他的国家机关更了解宪法的原意和精神一因而,这种解释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我国的宪法解释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突出的是表现在缺乏具体的规范化程序,还应当建它和完善一些具体的解释程序,使宪法解释进一步规范化.

第7题:

宪法监督的基本类型及我国宪法监督体制。


正确答案: (一)宪法监督的基本类型:
(1)人民监督,即人民作为主权者直接进行的监督,这是一种原始性质的监督权;(2)立法机关的宪法监督,即由议会或立法机关对宪法的实施进行监督;(3)国家元首的宪法监督;(4)普通法院的宪法监督,这是宪法监督最普遍的形式,起源于美国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5)宪法法院的宪法监督,奥地利、德国、意大利、韩国等采用此种类型。
(二)我国宪法监督体制: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监督权,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对有关法律文件进行审议、并提出报告,有助于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宪法监督权。
立法法进一步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使违宪审查权应遵循的程序,明确了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的主体的要求,及常委会如何处理等问题。总之,我国采用的是立法机关行使宪法监督权,并以事后审查为主,这一体制尚需健全。

第8题:

(2006年真题)简评我国现行宪法解释体制。


答案:
解析:
(1)我国现行宪法解释体制属于立法机关解释体制。
(2)我国现行宪法解释体制是由1978年宪法首先确认和建立的。1982年现行宪法再次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宪法解释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我国现行宪法解释体制与我国的宪法体制是相吻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部分,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使得宪法解释具有立法性质和普遍的约束力,也使得宪法解释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而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比其他国家机关更了解宪法的原意和精神。
(4)我国现行宪法解释体制还存在一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缺乏具体的程序,应当建立和完善具体的解释程序,将宪法解释进一步规范化。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具体制度?[2012年5月四级真题]

正确答案: 为防止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企业必须全面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包括: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
(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5)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6)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7)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8)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监督权的内容。

正确答案: 1.批评、建议权
2.申诉权
3.控告、检举权
4.取得赔偿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