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8岁,因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切除术。术后留置胸管,目前处于钳闭状态。该患者术后留置胸管的目的是()

题目
单选题
男性,58岁,因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切除术。术后留置胸管,目前处于钳闭状态。该患者术后留置胸管的目的是()
A

重建胸腔负压

B

排出积气

C

排出积液

D

调节两侧胸腔压力

E

便于观察病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61岁,因右肺中心型肺癌行右肺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呕吐新鲜血,量约300ml,心率100次/分,血压105/75mmHg,左肺呼吸音尚清。

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休克

B.应激性溃疡

C.胃穿孔

D.肺栓塞

E.循环衰竭


正确答案:B
应激性溃疡是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急性病变,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据病史及查体分析,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应激性溃疡。

第2题:

男性,58岁,因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切除术。术后留置胸管,目前处于钳闭状态。

若有必要开放胸管放液,一次放出的液量不宜超过
A.50ml
B.100ml
C.200ml
D.250ml
E.300ml

答案:B
解析:
全肺切除术后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侧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隔移位。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而言,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40滴/分为宜。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管向健侧移位时,可酌情放出适量的气体或引流液,以维持气管、纵隔于中间位置。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ml,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隔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

第3题:

男性,58岁,因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切除术。术后留置胸管,目前处于钳闭状态。该患者术后留置胸管的目的是A、重建胸腔负压

B、排出积气

C、排出积液

D、调节两侧胸腔压力

E、便于观察病情

此患者术后禁忌的体位是A、半卧位

B、低斜坡卧位

C、坐位

D、平卧位

E、侧卧位

该患者术后的每日补液量最多不超过A、500ml

B、10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全肺切除患者术后输液滴速一般每分钟不超过A、20滴

B、30滴

C、40滴

D、60滴

E、80滴

该患者术后胸管护理中应注意观察A、引流是否通畅

B、引流液情况

C、患者呼吸状况

D、局部疼痛程度

E、是否合并感染

若有必要开放胸管放液,一次放出的液量不宜超过A、50ml

B、100ml

C、200ml

D、250ml

E、300ml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C


问题 4 答案:C


问题 5 答案:C


问题 6 答案:B

第4题:

男性,58岁,因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切除术。术后留置胸管,目前处于钳闭状态。

该患者术后的每日补液量最多不超过
A.500ml
B.10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答案:C
解析:
全肺切除术后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侧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隔移位。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而言,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40滴/分为宜。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管向健侧移位时,可酌情放出适量的气体或引流液,以维持气管、纵隔于中间位置。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ml,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隔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

第5题:

男性,58岁,因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切除术。术后留置胸管,目前处于钳闭状态。

此患者术后禁忌的体位是
A.半卧位
B.低斜坡卧位
C.坐位
D.平卧位
E.侧卧位

答案:E
解析:
全肺切除术后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侧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隔移位。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而言,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40滴/分为宜。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管向健侧移位时,可酌情放出适量的气体或引流液,以维持气管、纵隔于中间位置。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ml,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隔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

第6题:

患者,女性,58岁,诊断为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全肺切除术。

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提示肿瘤对放射治疗非常敏感,最可能的病理类型是
A.鳞癌
B.腺癌
C.小细胞癌
D.大细胞癌
E.细支气管肺泡肺癌

答案:C
解析:

1.全肺切除者应严格掌握输液的量和速度,防止前负荷过重而导致肺水肿。全肺切除术后病人应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而言,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30滴/分为宜。
2.小细胞癌对放射疗法敏感性较高,鳞癌次之,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最低。

第7题:

男性,58岁,因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切除术。术后留置胸管,目前处于钳闭状态。

该患者术后胸管护理中应注意观察
A.引流是否通畅
B.引流液情况
C.患者呼吸状况
D.局部疼痛程度
E.是否合并感染

答案:C
解析:
全肺切除术后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侧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隔移位。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而言,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40滴/分为宜。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管向健侧移位时,可酌情放出适量的气体或引流液,以维持气管、纵隔于中间位置。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ml,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隔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

第8题:

女性,62岁,因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切除术。术后留置胸管,目前处于钳闭状态。

该病人术后留置胸管的目的除外A.重建胸腔负压可观察肿瘤压缩恢复程度

B.排出积气

C.排出积液

D.调节两侧胸腔压力

E.促使患侧肺膨胀

此病人术后禁忌的体位是A.半卧位

B.低斜坡卧位

C.坐位

D.平卧位

E.完全侧卧位

该患者术后的每日补液量最多不超过A.500ml

B.10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全肺切除患者术后输液滴速一般每分钟不超过A.20滴

B.30滴

C.40滴

D.60滴

E.80滴

该患者术后胸管护理中首先应注意观察A.引流是否通畅

B.引流液情况

C.患者呼吸状况

D.局部疼痛程度

E.是否合并感染

若有必要开放胸管放液,一次放出的液量不宜超过A.50ml

B.100ml

C.200mI

D.250ml

E.300ml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A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目的:排除胸腔内积气、积液,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位置,促使患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

问题 2 答案解析:E
肺癌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给予半坐卧位,肺叶切除病人可取侧卧位,一侧全肺切除病人避免完全侧卧,以防止纵隔移位压迫健侧肺。

问题 3 答案解析:C


问题 4 答案解析:C
肺切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为急性肺水肿,故应避免补液过多、过快,一般补液量为每日2000—2500ml,滴速控制在40滴/分。

问题 5 答案解析:C


问题 6 答案解析:B

第9题:

男性,58岁,因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切除术。术后留置胸管,目前处于钳闭状态。

该患者术后留置胸管的目的是
A.重建胸腔负压
B.排出积气
C.排出积液
D.调节两侧胸腔压力
E.便于观察病情

答案:D
解析:
全肺切除术后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侧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隔移位。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而言,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40滴/分为宜。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管向健侧移位时,可酌情放出适量的气体或引流液,以维持气管、纵隔于中间位置。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ml,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隔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

第10题:

某患者1年前因肺癌行左肺叶切除,本次入院拟行术后化疗,入院做相关检查后发现患者右肺有转移病灶,因患者身体原因不宜行二次手术,故采取中药治疗,出院主要诊断应为()

  • A、肺癌术后
  • B、肺癌术后化疗
  • C、肺转移癌
  • D、肺癌术后随诊检查
  • E、肺癌术后中药治疗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