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单15)2013年8月1日,罗某到甲公刮担任会计,约定试用期15天。9月1日甲公司向罗某支付丁资。9月1

题目
单选题
(2014.10单15)2013年8月1日,罗某到甲公刮担任会计,约定试用期15天。9月1日甲公司向罗某支付丁资。9月15口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罗某与甲公司劳动合同关系成立的时间是( )
A

8月1日

B

8月1 6日

C

9月1日

D

9月15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孙某曾应聘在甲公司工作,试用期满后从事技术工作,2年后跳槽至乙企业成为该企业的业务骨干。甲公司为实施新的公司战略,拟聘请孙某担任公司高管。经协商,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1)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试用期为3个月;(2)合同期满或因其他原因离职后,孙某在3年内不得从事与甲公司同类的业务工作,公司在孙某离职时一次性支付补偿金10万元。

在劳动合同期满前1个月时,孙某因病住院。3个月后,孙某痊愈,到公司上班时,公司通知孙某劳动合同已按期终止,病休期间不支付工资,也不再向其支付10万元补偿金。孙某同意公司不支付10万元补偿金,但要求公司延续劳动合同期至病愈,并支付病休期间的病假工资和离职的经济补偿。甲公司拒绝了孙某的要求,孙某随即进入同一行业的丙公司从事与甲公司业务相竞争的工作。甲公司认为孙某违反了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的竞业限制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已知:孙某实际工作年限12年。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第55-58小题。

对甲公司与孙某约定的劳动合同条款所作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公司与孙某不应约定试用期

B.甲公司与孙某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定最长期限

C.甲公司与孙某可以约定离职后不得从事同类行业

D.甲公司于孙某约定离职后不得从事同类行业的时间超过法定最长期限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规定,根据规定,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医疗期为六个月,所以答案是C.

第2题:

2008年1月,李某与甲公司签订了1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工资为1800元,试用期满后工资为2000元。

试用期结束后,李某与甲公司签订了5年期的劳动合同。甲公司给李某的待遇是:李某的日工资为120元,每周工作5天,每天丁作8小时。李某在2008年10月的一个周六加班了1天,存“十一”国庆节法定假期加班了两天。另外,甲公司为李某支付培训费1万元,约定服务期为5年。

2009年1月20日,李某患病住院,经诊断,需住院1个月。李某住院期间,甲公司停发了李某的全部工资,并以不能适应工作、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了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2009年3月,李某治愈出院后,在查询社保缴纳记录时,发现甲公司未缴纳其试用期的社保费。根据劳动合同中的有关约定,李某向甲公司提出补交社保费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李某向甲公司寄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同时,准备申请仲裁,要求甲公司支付经济补偿以及补交社保费。(注:此事经李某和甲公司的多次交锋后,得以解决)

2009年4月,甲公司更换了主要负责人,新负责人以李某不适合工作为由,要求与李某解除劳动合同,李某小同意。甲公司便采取了增加李某劳动强度,减少李某奖金收入等办法予以刁难。李某在不堪忍受的情况下表示,如果甲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他本人可以签字同意。但甲公司坚持让李某自己先写“辞职报告”,然后由甲公司批准。李某不同意这样做,甲公司遂许诺,如果李某照办,则甲公司可以给予李某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李某于2009年5月向甲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甲公司立即批准,但却未给予经济补偿。李某找甲公司索要,甲公司拿出李某的辞职报告说,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济补偿在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才支付,但李某是自动辞职,不享受此待遇。(注:甲公司对李某“做工作”逼迫其离职之事,有其他员工愿意出具书面资料,证明此事)

请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李某与甲公司试用期的约定是否有效?

(2) 李某10月份可以获得多少加班T资?如果公司不支付,李某可以得到什么救济?

(3) 假设3年后,李某以劳动合同期满为由,不肯再续签合同。甲公司能否要求其支付违约金?李某是否应支付违约金?数额是多少?

(4) 甲公司在李某患病住院后的做法是否合法,李某是否可以要求甲公司收回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继续履行合同,并给予其病假待遇?

(5) 李某以甲公司末为其缴纳试用期的社保费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甲公司支付经济补偿以及补交社保费,能否得到法律支持?

(6) 在甲公司“动员”李某自动辞职的情况下,李某可以要求得到经济补偿吗?


正确答案:(1) 该试用期约定不能生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1年期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如果李某已经履行了3个月的试用期并在该3个月内只获得每月1800元的试用期工资则甲公司应该以2000元的工资标准对超过2个月法定试用期的另一个月予以赔偿即赔偿差额200元(2000-1800)。 (2) 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丁资;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300%支付劳动者工资。李某周六加班1天可获得2倍工资报酬(即120×2=240元)法定假日加班获得3倍工资报酬(即120×3×2=720元)一共是240+720=960(元)。如果甲公司不同意支付李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甲公司逾期仍不支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甲公司支付按应付金额即960元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对已经履行部分服务期限的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由于李某违反了与甲公司的服务期约定故应支付违约金。甲公司为其支付的培训费为1万元约定的服务期为5年每年扣减2000元。因已履行劳动合同3年则李某应支付的违约金数额为4000元。 (4) 劳动者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甲公司在李某患病住院依规定应享有的医疗期内即决定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属于违反规定的行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无效李某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补发病假工资和报销医疗费用。 (5) 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义务。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试用期同样属于劳动关系的存续期间因此用人单位也应当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保费。本案中甲公司对李某要求补交社保费的要求予以拒绝李某有权随时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得到经济补偿和补交社保费的待遇。 (6) 根据有关规定劳动合同签订后经协商可以解除。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要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本案中本来是甲公司希望并促使解除劳动合同却采取刁难和欺骗手段诱使劳动者提出辞职显然是在规避法律规定从而避免支付经济补偿的责任。如果李某能够提供甲公司要求他递交“辞职报告”的证据从而证明甲公司强迫和诱骗自己递交“辞职报告”这一事实则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应由甲公司承担甲公司应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
(1) 该试用期约定不能生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1年期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如果李某已经履行了3个月的试用期,并在该3个月内只获得每月1800元的试用期工资,则甲公司应该以2000元的工资标准,对超过2个月法定试用期的另一个月予以赔偿,即赔偿差额200元(2000-1800)。 (2) 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丁资;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300%支付劳动者工资。李某周六加班1天,可获得2倍工资报酬(即120×2=240元),法定假日加班获得3倍工资报酬(即120×3×2=720元),一共是240+720=960(元)。如果甲公司不同意支付,李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甲公司逾期仍不支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甲公司支付按应付金额即960元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对已经履行部分服务期限的,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由于李某违反了与甲公司的服务期约定,故应支付违约金。甲公司为其支付的培训费为1万元,约定的服务期为5年,每年扣减2000元。因已履行劳动合同3年,则李某应支付的违约金数额为4000元。 (4) 劳动者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甲公司在李某患病住院依规定应享有的医疗期内,即决定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属于违反规定的行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无效,李某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补发病假工资和报销医疗费用。 (5) 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义务。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试用期同样属于劳动关系的存续期间,因此,用人单位也应当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保费。本案中,甲公司对李某要求补交社保费的要求予以拒绝,李某有权随时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得到经济补偿和补交社保费的待遇。 (6) 根据有关规定,劳动合同签订后,经协商可以解除。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要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本案中,本来是甲公司希望并促使解除劳动合同,却采取刁难和欺骗手段,诱使劳动者提出辞职,显然是在规避法律规定,从而避免支付经济补偿的责任。如果李某能够提供甲公司要求他递交“辞职报告”的证据,从而证明甲公司强迫和诱骗自己递交“辞职报告”这一事实,则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应由甲公司承担,甲公司应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

第3题:

请教: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试题第4大题第1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56题:对甲公司与孙某约定的劳动合同条款所作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公司与孙某不应约定试用期

B.甲公司与孙某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定最长期限

C.甲公司与孙某可以约定离职后不得从事同类行业

D.甲公司于孙某约定离职后不得从事同类行业的时间超过法定最长期限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ACD

答案分析:

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 根据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所以选项A正确。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所以选项C正确。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所以选项D正确。

试题点评: 本题主要考核“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试用期”知识点。

第4题:

赵某是甲有限责任公司的采购部经理,在任职期间,多次利用职务之便采购自己亲戚公司质次价高的货物,使甲公司遭受一定损失。由于赵某是甲公司董事长的小舅子,所以公司对其行为一直没有加以制止。持甲公司0.5%股权的股东罗某认为赵某的行为损害了甲公司的利益拟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罗某持有甲公司股权不足1%,不具有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资格
B.罗某不能直接提起诉讼,只能先向监事会提出请求
C.若监事会对罗某的请求明确表示拒绝,则罗某可以以甲公司的名义起诉
D.若监事会受理对罗某的请求后30天内没有提起诉讼,则罗某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答案:D
解析: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不受持股比例的限制,选项A错误。罗某提起诉讼可以找监事会也可以找董事会,并不是只能先向监事会提出请求,选项B错误。若监事会收到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选项C错误、D正确。

第5题:

请教2011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

2011年3月1日,甲公司与韩某签订营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1年,试用期1个月,每月15日发放工资。韩某3月10日上岗工作。甲公司与韩某建立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是哪天?


参考答案:B

  中华会计网校答案解析: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中华会计网校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和类型”知识点。该知识点在网校2011年考试中心开通的实验班模拟试题(一)单选题第7题的考点基本相同。在2011年“梦想成真”系列辅导丛书之《应试指南·初级经济法》48页单选题第2题、《经典题解·初级经济法》36页例题1单选题、梦想成真-全真模拟试卷(六)74页第5题中均有所体现,同时,在中华会计网校(www.chinaacc.com)2011年《初级经济法》基础班、习题班练习中心中均有所涉及,另外,在网校叶青老师考前串讲班中重点提及。

甲公司与韩某建立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是3月10日,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而非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2011年3月10日

第6题:

对甲公司与孙某约定的劳动合同条款所作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公司与孙某不应约定试用期 B.甲公司与孙某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定最长期限 C.甲公司与孙某可以约定离职后不得从事同类行业 D.甲公司于孙某约定离职后不得从事同类行业的时间超过法定最长期限


正确答案:ACD

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 根据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所以选项A正确。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所以选项C正确。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所以选项D正确。
  试题点评: 本题主要考核“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试用期”知识点。 

第7题:

(2010年考试真题)对甲公司与孙某约定的劳动合同条款所作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公司与孙某不应约定试用期

B.甲公司与孙某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定最长期限

C.甲公司与孙某可以约定离职后不得从事同类行业

D.甲公司于孙某约定离职后不得从事同类行业的时间超过法定最长期限


正确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是对“劳动合同约定条款”的熟悉。根据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所以,选项A的说法正确,选项B的说法错误。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第8题:

1-4

[资料一]刘某2008年2月15日应聘到甲公司工作,与甲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

(1)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试用期为3个月

(2)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2年内,刘某不得到与甲公司从事同类业务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公司在刘某离职时一次性支付补偿金5万元。

2010年2月15日合同到期,公司决定提高对刘某的待遇并续签合同,被刘某拒绝。公司认为刘某这2年的发展与公司的培养分不开,所以不愿支付补偿金5万元,刘某要求公司支付补偿金,并要求公司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但遭到甲公司拒绝。2010年5月,刘某应聘到乙公司工作,乙公司是与甲公司从事同类业务的公司。甲公司得知后认为刘某违反了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竞业限制约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已知:刘某在进入到乙公司之前已累计工作满5年。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关于甲公司与刘某签订的劳动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合同中试用期的约定符合法律规定

B.劳动合同期限2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C.甲公司可以约定刘某离职后不得从事同类行业

D.甲公司与刘某约定其离职后不得从事同类行业的时限不符合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BC
本题考核劳动合同的内容。根据规定,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选项D的表述不正确。

第9题:

李某与甲公司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李某与甲公司可以约定2个月的试用期

B.李某与甲公司可以约定6个月的试用期

C.在试用期内,甲公司可以随时通知李某解除劳动合同

D.在试用期内,李某可以随时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AB

第10题:

(2015年)2012年 12 月 3 日,刘某到甲公司工作, 2012年 12 月 10 日双方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合同期限 2年(含试用期期限),试用期 2 个月;试用期月工资 2000 元,试用期满月工资 2600 元;试用期内刘某若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甲公司可随时通知其解除劳动合同。
2013年 10 月,甲公司派刘某去国外接受 2 个月的高级技术培训,双方补充协议约定,公司支付培训费用 100000 元,刘某的服务期为 6年,违反服务期约定应支付违约金 80000 元,培训结束后月工资提高至 5000 元。刘某培训期满回国后,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2014年 8 月 11 日,甲公司得知刘某私下与乙公司也建立了劳动关系,遂要求刘某解除与乙公司的劳动关系,刘某拒绝并于次日离开甲公司到乙公司工作,由此给甲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已知:甲公司所在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1800 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关于刘某离开甲公司到乙公司工作法律后果的表述中 , 正确的是( ) 。

A.甲公司无须向刘某支付经济补偿
B.甲公司有权要求刘某承担赔偿责任
C.甲公司无权要求刘某支付经济补偿
D.甲公司有权要求刘某支付违约金

答案:A,B,C,D
解析:
( 1 )选项 AD :在服务期内,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甲公司)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无须向刘某支付经济补偿,但甲公司仍有权(按照服务期的约定)要求刘某支付违约金;( 2 )选项 B :赔偿金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由于自己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害时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赔偿金的支付主体可能是用人单位,也可能是劳动者。在本题中,由于刘某的过错给甲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甲公司要求刘某支付 8 万元的违约金之后,有权要求刘某承担赔偿责任;( 3 )选项 C :经济补偿的支付主体只能是用人单位,甲公司无权要求刘某支付经济补偿。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