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特点有()

题目
多选题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特点有()
A

采用小线能量,小电流快速焊

B

要快速冷却

C

焊前预热,焊后缓冷

D

不进行预热和后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铁素体一奥氏体型不锈钢和奥氏体型不锈钢相比具有的特点有( )。

A.其屈服强度为奥氏体型不锈钢的两倍
B.应力腐蚀小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C.晶间腐蚀小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D.焊接时的热裂倾向大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答案:A,B,C
解析:
2020版教材P6
铁素体奥氏体型不锈钢。这类钢其屈服强度约为奥氏体型不锈钢的两倍,可焊性良好,韧性较高,应力腐蚀、晶间腐蚀及焊接时的热裂倾向均小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第2题: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但如果焊接材料或焊接工艺不正确时,会出现和()焊接热裂纹等缺陷。


正确答案:晶间腐蚀

第3题:

铁素体一奥氏体型不锈钢和奥氏体型不锈钢相比具有的特点有( )。

A:其屈服强度为奥氏体型不锈钢的两倍
B:应力腐蚀小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C:晶间腐蚀小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D:焊接时的热裂倾向大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答案:A,B,C
解析:
2019版教材P6
铁素体奥氏体型不锈钢。这类钢其屈服强度约为奥氏体型不锈钢的两倍,可焊性良好,韧性较高,应力腐蚀、晶间腐蚀及焊接时的热裂倾向均小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第4题:

奥氏体不锈钢与珠光体钢焊接时,为什么常采用堆焊过渡层的工艺?


正确答案: 异种钢焊接时,采用堆焊过渡层的焊接工艺,是为了获得优质的接头质量和性能。例如:奥氏体不锈钢和珠光体耐热钢焊接时,在珠光体耐热钢一侧堆焊过渡层是为了形成隔离层,降低扩散层尺寸和减少金属稀释,产生裂纹的倾向。

第5题:

奥氏体不锈钢与铜及其合金焊接时,如果奥氏体不锈钢中存在有铁素体组织,则对防止渗透裂纹有很大好处。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焊接工艺措施有哪些?
(1)焊条选用:

(2)采用小线能量,多层多道焊,直接反接,不摆动焊接,尽量缩短在450~850℃温度范围停时间,焊接电流应比碳钢降低20%。
(3)控制层间温度低于60℃以下,避免焊道过热。
(4)采用强制冷却办法如水冷或加铜垫,加速焊缝冷却速度。
(5)焊接时,尽量避免飞溅,禁止随处引弧以免损伤焊件表面。
(6)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应最后施焊。
(7)焊缝进行酸洗纯化处理。

第7题: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 若焊接材料选用不当或焊接工艺不正确时,会产生()。

  • A、晶间腐蚀
  • B、热裂纹
  • C、冷裂纹
  • D、层状撕裂

正确答案:A,B

第8题:

(2017年)铁素体-奥氏体型不锈钢和奥氏体型不锈钢相比具有的特点有()。

A.其屈服强度为奥氏体型不锈钢的两倍
B.应力腐蚀小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C.晶间腐蚀小于奥氏体型不锈铜
D.焊接时的热裂倾向大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答案:A,B,C
解析:
④铁素体-奥氏体型不锈钢。这类钢其屈服强度约为奥氏体型不锈钢的两倍, 可焊性良好, 韧性较高, 应力腐蚀、晶间腐蚀及焊接时的热裂倾向均小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第9题:

防止奥氏体不锈钢焊接产生裂纹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采用双相组织焊条,细化晶粒,打乱了奥氏体柱状结晶方向,使杂质分布均匀。
(2)电流小、焊速要快,不作横向摆动。
(3)采用多层多道焊接方法、层间温度小于60℃,再焊下一道;
(4)收弧处要弧坑填满。

第10题: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热裂纹的原因是什么?防止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焊接热裂纹产生的原因:1)奥氏体不锈钢的导热系数大约只有低碳钢的一般,而线膨胀系数却大得多,所以焊后在接头中会产生较大的焊接内应力。2)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成分如碳、硫、磷、镍等,会在熔池中形成低熔点共晶。3)奥氏体不锈钢的液、固相线的区间较大,结晶时间较长,且奥氏体结晶方向性强,所以杂质偏析现象比较严重。(2)防止热裂纹的措施:1)采用双相组织的焊缝;2)焊接工艺措施3)控制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