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场地用振冲法复合地基加固,填料为砂土,桩径0.8m,正方形布桩,桩距2.0m,现场平板载荷试验测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题目
单选题
某场地用振冲法复合地基加固,填料为砂土,桩径0.8m,正方形布桩,桩距2.0m,现场平板载荷试验测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试问,估算的桩土应力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2012年真题]
A

2.67

B

3.08

C

3.30

D

3.67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天然地基fsk=100kPa,采用振冲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l=10m,桩径d= 1.2m,按正方形布桩,桩间距s=1.8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fpk=450kPa,桩设置后,桩间土承载力提高20%,则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

A.248.0kPa
B.235.5kPa
C.222.0kPa
D.209.5kPa

答案:B
解析: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7.2.8条计算 等效圆直径 de=1.13s=1.13×1.8=2.034m 面积置换率 复合地基承载力 fspk=mfpk+(1-m)fsk =0.35×450+(1-0.35)×100×1.2 =235.5kPa

第2题:

某工程要求地基加固后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5kPa,初步设计中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取d=0.60m,桩长取ι=10.0m,正方形布桩,桩中心距为1.50m,经试验得桩体承载力特征值fpk=45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未达到设计要求。则在桩径、桩长和布桩形式不变的情况下,桩中心距最大为( )时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A.s=1.30m
B.s=1.35m
C.s=1.40m
D.s=1.45m

答案:A
解析:
初步设计复合地基置换率为

第3题:

某工程桩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 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

A.125kPA.
B.129kPA.
C.133kPA.
D.137kPA.

答案: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5.2.4条、第7.2.8条计算
de=1.05s=1.05×1.5=1.575m

fspk=[1+m(n-1)]fsk=[1+0.258×(4-1)]×75=133.1kPa

第4题:

某地基处理工程,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径900mm,桩长8.0m,桩距s为2.1m,现场载荷试验确定的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130kPa,桩间土应力比n为4,试计算该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首先计算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m为:
m=(d/de)2=(0.9/1.05×2.1)2=0.1666
由《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02)公式(7.2.8-3)
fspk=[1+m(n-1)]fsk=[1+0.1666(4-1)] ×130=194.9kPa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194.9kPa。

第5题:

某工程桩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 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

A125kPa
B129kPa
C133kPa
D137kPa

答案: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5.2.4条、第7.2.8条计算
de=1.05s=1.05×1.5=1.575m

fspk=[1+m(n-1)]fsk=[1+0.258×(4-1)]×75=133.1kPa

第6题:

某工程要求地基加固后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5kPa,初步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取d=0.6m,桩长取l=10m,正方形布桩,桩中心距为1.5m,经试验得桩体承载力特征值IPk=45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未达到设计要求,问在桩径、桩长和布桩形式不变的情况下,桩中心距最大为何值时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A. s= 1.30m B. s= 1.35m
C. s = 1.40m D. s = 1.45m


答案:A
解析:

第7题:

某工程要求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00kPa,初步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径取0.8m,桩长取10m,正三角形布桩,桩间距1.8m,经现场试验测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Pa,未能达到设计要求。若其他条件不变,只通过调整桩间距使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请估算合适的桩间距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1.0m
B. 1.2m
C. 1.4m
D. 1.6m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1款规定,对散体材料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fspk=[1+m(n-1)]fsk
等边三角形布桩,等效圆直径de=1.05s,s为桩间距。
①初步设计,面积置换率为: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为:



将m、n代入复合地基承载力公式得:



解得:fsk=120kPa,n=3.3。
②调整设计后

第8题:

某场地用振冲法复合地基加固,填料为砂土,桩径0.8m,正方形布桩,桩距2.0m,现场平板载荷试验测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试问,估算的桩土应力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67 (B) 3.08
(C)3.30 (D) 3. 67


答案:D
解析:

第9题:

某天然地基fsk=100kPa,采用振冲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l= 10m,桩径d = 1.2m, 按正方形布桩,桩间距s= 1.8m,单粧承载力特征值fpk =450kPa,桩设置后,桩间土承载力提高20%,问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kPa。
A. 248 B. 235 C. 222 D. 209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某软土地基采用直径为1.0m的振冲碎石桩加固,载荷试验测得桩体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ak=90kPa,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150kPa,采用等边三角形满堂布桩,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振冲碎石桩的置换率m为()。

  • A、27.5%
  • B、32.5%
  • C、37.5%
  • D、42.5%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