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注意的分配的认知资源加工理论和双加工理论,请举例说明。

题目
问答题
论述注意的分配的认知资源加工理论和双加工理论,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是关于注意分配的理论,这两种理论与以往理论(即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和完全加工理论)不同,以往理论试图解释注意对信息进行选择的机制,这两种理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注意,即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1)认知资源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与其把注意看成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不如看做是一组对刺激归类或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人们的控制,这样人们可以把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这一理论还区分了两种任务:资料限制任务和智源限制任务。资料限制任务的作业成绩由资料的质量问题所决定,即使分配更多的智源也无法提高作业成绩。而智源限制任务的作业成绩则由分配的智源的多少决定,其作业成绩随着分配智源的增加而上升。
例:对一个熟练的司机而言,开车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可以毫无困难的一边开车一边和别人交谈。但是当交通非常拥挤时,他就必须小心翼翼的开车,这时他和别人的谈话不得不停下来。
这一理论有效地解释很多注意现象,但是这是一种循环论证。
(2)双加工理论
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
例:人们通常可能做好几件事情,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路边的风景,或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等。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不需要个体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认知过程上。
意识控制的加工经过大量练习后,有可能变化自动化加工。例如:初学骑车时,需要全神贯注,当经过不断练习,已经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时,就可以边骑车边和别人聊天。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选项,哪项属于认知能量分配理论提出的加工方式?

A、资源限制加工

B、材料限制加工

C、控制性加工

D、自动加工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认为认知老化是因为老年人在认知加工时容易受到无关刺激干扰的理论是

A.感觉功能理论
B.加工速度理论
C.抑制理论
D.工作记忆理论

答案:C
解析:
抑制理论认为,老年人对无关刺激的抑制能力的减退是认知老化的原因。

第3题:

强调注意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某个特定阶段的理论有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试述关于注意的认知资源分配双加工理论。


答案:
解析:
答案略

第5题:

1977年,谢夫林等人提出了用来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  )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认知资源理论
D.双加工理论

答案:D
解析:
1977年,谢夫林等人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加工。可以用这两种加工机制解释人的注意选择功能。

第6题:

在某些情况下,人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

A.衰减理论
B.过滤器理论
C.认知资源理论
D.双加工理论

答案:B
解析:
过滤器理论认为,过滤器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

第7题:

一边骑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的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认知资源理论
D.双加工理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于几种注意的认知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会用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注意的现象。我们通常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如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平衡),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都用来解释注意的选择机制,探讨注意靠什么选择注意的对象,不被选择的刺激是否得到加工。认知资源理论,也是用来解释注意的选择机制,注意资源完全被占用后,新的信息将得不到注意。故本题的答案为D。

第8题:

认知能量分配理论提出哪几种加工方式?

A、资源限制加工

B、材料限制加工

C、知觉限制加工

D、感觉限制加工


参考答案:AB

第9题:

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提出了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  )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认知资源理论
D.双加工理论

答案:A
解析:
布罗德本特提出了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从而完全丧失了。

第10题:

谢夫林(Shiffrin)等人在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将认知加工分为两类,分别是

A.自动化加工和曼意识控制的加工
B.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C.局部加工和整体加工
D.概念驱动加工和数据驱动加工

答案:A
解析:
谢夫林将认知加工分为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