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6岁,诊断为黏膜下子宫肌瘤,B型超声检查肌瘤位于宫腔内,血红蛋白70g/L,恰当的处理应为()

题目
单选题
女性,46岁,诊断为黏膜下子宫肌瘤,B型超声检查肌瘤位于宫腔内,血红蛋白70g/L,恰当的处理应为()
A

严密随访观察

B

米非司酮治疗

C

大剂量雄激素

D

全子宫切除术

E

宫腔镜下肌瘤切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黏膜下肌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肌瘤向宫腔内突入,表面覆盖一层子宫内膜

B、子宫内膜变形,内膜下肌层可见低回声结节突向宫腔

C、带蒂的黏膜下肌瘤可以突入宫颈管内,仔细扫查可见蒂与子宫内膜相连

D、黏膜下肌瘤与宫腔内膜之间有裂隙

E、带蒂的黏膜下肌瘤蒂部可显示一条供血血管,借此可判断肌瘤附着之处


参考答案:C

第2题:

关于黏膜下肌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肌瘤向宫腔内突入,表面覆盖一层子宫内膜

B.子宫内膜变形,内膜下肌层可见低回声结节突向官腔

C.带蒂的黏膜下肌瘤可以突入宫颈管内,仔细扫查可见蒂与子宫内膜相连

D.黏膜下肌瘤与宫腔内膜之间有裂隙

E.带蒂的黏膜下肌瘤蒂部可显示一条供血血管,借此可判断肌瘤附着之处


正确答案:C
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突入,因此造成内膜移位或变形。黏膜下肌瘤以低回声型最常见,其回声低于肌壁回声。黏膜下肌瘤蒂较长时,可突入宫颈管或阴道内,但其蒂与子宫肌壁相连,而不是与内膜相连,蒂内有供血血管,以此可判断肌瘤附着处。

第3题:

位于子宫肌层内,占总数60%~70%的子宫肌瘤类型为

A、子宫体肌瘤

B、子宫底肌瘤

C、黏膜下肌瘤

D、肌壁间肌瘤

E、浆膜下肌瘤


参考答案:D

第4题:

关于子宫肌瘤分型的描述,错误的是

A、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突出,表面由子宫内膜覆盖

B、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浆膜下和黏膜下肌瘤

C、浆膜下肌瘤突出于子宫表面,仅由子宫浆膜层覆盖

D、肌壁间肌瘤位于肌层内,占总数的40%~50%

E、阔韧带肌瘤属于浆膜下肌瘤


参考答案:D

第5题:

女性,55岁。月经增多,经期延长已2年,伴头晕、心悸。妇科检查子宫如妊娠3个月大,B型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血红蛋白80g/L。最恰当的处理是

A.随访观察

B.应用宫缩剂、止血药

C.应用雄激素

D.肌瘤摘除术

E.子宫切除术


正确答案:E
子宫超过10周妊娠大小为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其手术方式为:①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用肌瘤切除术;②肌瘤多而大,症状明显,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

第6题:

关于子宫肌瘤,正确的是()。

A.浆膜下肌瘤向宫腔突出

B.浆膜下肌瘤主要症状为月经过多

C.黏膜下肌瘤常无症状

D.带蒂的黏膜下肌瘤向肌层生长

E.肌壁间肌瘤可致宫腔增大,内膜面积增加


正确答案:E

第7题:

患者,女,40岁,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继发贫血,血红蛋白60 g/L,肌瘤未突出宫口。恰当的处理应为 ( )

A.观察随访

B.大剂量雌激素

C.大剂量孕激素

D.子宫全切除术

E.放射治疗


正确答案:D
子宫肌瘤2.5个妊娠月子宫大小,或肿瘤不大,但症状明显以致继发贫血者,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经腹、腹腔镜下的子宫切除术和肌瘤摘除术、宫腔镜下黏膜下肌瘤切除术。

第8题:

患者女,45岁。月经增多,经期延长已2年,伴头晕、心悸。妇科检查子宫如妊娠3个月大,B型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血红蛋白80g/L.最恰当的处理是

A、随访观察

B、应用宫缩剂、止血药

C、应用雄激素

D、肌瘤摘除术

E、子宫切除


参考答案:E

第9题:

宫腔镜检查不能发现

A、宫腔粘连

B、黏膜下肌瘤

C、黄体功能检查

D、子宫畸形

E、子宫内膜息肉


参考答案:C

第10题:

患者女,39岁,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继发贫血,血红蛋白60 g/L,肌瘤未突出宫口,恰当的处理应为

A、观察随访

B、大剂量雌激素

C、大剂量雄激素

D、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E、放射治疗


参考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