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背景资料:某桥梁工地的简支板梁架设,由专业架梁分包队伍架设。该分包队伍用2台50t履带吊,以双机抬吊方式架设板

题目
问答题
【案例3】背景资料:某桥梁工地的简支板梁架设,由专业架梁分包队伍架设。该分包队伍用2台50t履带吊,以双机抬吊方式架设板梁。在架设某跨板梁时,突然一台履带吊倾斜,板梁砸向另一台履带吊驾驶室,幸好吊车驾驶员跳车及时,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做好标识,保护了现场,并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报告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简要经过、已经采取的措施。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查看现场后,责成事故发生企业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了企业技术、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开展调查,调查中发现下述现象:①项目部审查了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作出了合格评价。在分包合同中明确了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安全要求,但查不到监督、检查记录。②项目部编制了板梁架设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按规定通过专家评审和承包方、总监及业主负责人批准。方案中明确规定履带吊下要满铺路基箱板,路基箱板的长边要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垂直,但两台履带吊下铺设的路基箱板,其长边都几乎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平行,而这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③查到了项目部向分包队伍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签字齐全,但查不到分包队伍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的交底记录。④仔细查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没有发现路基箱板铺设方向不正确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威胁和避难措施的详细内容。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通过调查,查清了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者,对事故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了教育,事故责任者受到了处理。问题:1.报告事故应包括哪些内容?报告程序规定是什么?2.该事故按国务院493号令规定属哪一等级事故?3.上述背景资料中①、②、③、④种现象反映了哪些安全问题?4.按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还应有哪些人参与调查?5.对事故处理是否全面?说明理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桥梁工地的简支板梁架设,由专业架梁分包队伍架设。该分包队伍用2台50 t屐带吊,以双机抬的吊装方式架设板梁。在架设某跨板梁时,突然一台履带吊倾斜,板梁砸向另一台履带吊驾驶室,将1名吊车驾驶员当场砸死,另有1人受重伤。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做好标志,保护了现场,并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报告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和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在报告上级以后,项目经理指定技术、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开展调查,企业安全部门和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也赶到现场参加调查,调查中发现下述现象。
(1)项目部审查了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作出了合格评价。在分包合同中明确了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安全要求,但查不到监督、检查记录。
(2)项目部编制了板梁架设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方案中明确规定履带吊下^?满铺路基箱板,路基箱板的长边要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垂直,但两台履带吊下铺设的路基箱板,其长达都几乎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平行,而这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3)查到了项目部向分包队伍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签字齐全,但查不到分包队伍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的交底记录。
(4)仔细查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没有发现路基箱板铺设方向不正确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威胁和避难措施的详细内容。
(5)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75万元。
通过调查,查清了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者,对事故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了教育,事故责任者受到了处理。
【问题】
1.事故报告的签报程序规定是什么?
2.背景资料中(1)、(2)、(3)、(4)种现象违反了哪些安全控制要求?
3.对事故处理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请说明理由。
4.按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还应有哪些人参与调查?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1.签报程序为安全事故发生后,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立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上报至企业安全主管部门。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视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2.背景资料中现象(1)违反的安全控制要求是,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承包方负责,分包方服从承包方的管理。承包方对分包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①审査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应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分包方;②在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③对分包方提出安全要求,并认真监督、检查。
背景资料中现象(2)违反的安全控制要求是,承包方对违反安全规定冒险蛮干的分包方,应责令其停工整改。分包方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认真履行分包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遵守承包方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服从承包方的安全生产管理。
背景资料中现象(3)违反的安全控制要求是,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 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
背景资料中现象(4)违反的安全控制要求是,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隐含危险因素和存在问题。
3.对事故处理不全面。理由: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过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在本工程中没有制定防范措施。
4.按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还应有质量部门的人员和企业工会代表。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桥梁工地的简支板梁架设,由专业架梁分包队伍架设。该分包队伍用2台50t履带吊,以双机抬吊方式架设板梁。在架设某跨板梁时,突然一台履带吊倾斜,板梁砸向另一台履带吊驾驶室,幸好吊车驾驶员跳车及时,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做好标识,保护了现场,并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报告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简要经过、已采取的措施。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查看现场后,责成事故发生企业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了企业技术、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开展调查,调查中发现下述现象:
  ①项目部审查了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作出了合格评价。在分包合同中明确了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安全要求,但查不到监督、检查记录。
  ②项目部编制了板梁架设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按规定通过专家评审和承包方、总监及业主负责人批准。方案中明确规定履带吊下要满铺路基箱板,路基箱板的长边要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垂直,但两台履带吊下铺设的路基箱板,其长边都几乎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平行,而这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③查到了项目部向分包队伍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签字齐全,但查不到分包队伍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的交底记录。
  ④仔细查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没有发现路基箱板铺设方向不正确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威胁和避难措施的详细内容。
  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0 万元。通过调查,查清了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者,对事故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了教育,事故责任者受到了处理。
  问题:
  1.报告事故应包括哪些内容?报告程序规定是什么?
  2.该事故按国务院 493 号令规定属哪一等级事故?
  3.上述背景资料中①、②、③、④种现象反映了哪些安全问题?
  4.按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还应有哪些人参与调查?
  5.对事故处理是否全面?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参考答案】
  报告事故应包括的内容有分包队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报告程序为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考点解析】本小题为简答题,涉及的考点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内容和报告程序。国务院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章规定,按事故等级逐级上报的时间和程序以及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在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30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7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参考答案】
  一般事故。
  【考点解析】本小题为分析判断题,涉及的考点为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国务院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①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③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④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与背景资料提供的“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相比较,本例事故等级为一般事故。
  3.【参考答案】
  (1)承包方没有履行对分包方的监督、检查责任。
  (2)分包方没有严格按照板梁架设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
  (3)分包队伍负责人没有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吊装安全、技术交底。
  (4)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中没有针对板梁架设中潜在安全威胁的分析和作业人员的应对措施。
  【考点解析】本小题为分析判断题,涉及的考点为总包对分包队伍的安全控制要求。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承包方负责,分包方服从承包方的管理。承包方对分包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审查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可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分包方;在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对分包方提出安全要求,并认真监督、检查。按规定通过专家评审和承包方、总监及业主负责人批准的专安全施工方案,承包方、监理应旁站监督包方严格执行,不允许分包方擅自变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应逐级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直至全体作业人员。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且要落到实处,案中就因为在安全技术交底中没有讲明路基箱板长边铺设方向与履带吊行走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业人员在铺设时没有严格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规定去做,导致地基承载不了履带吊的最大接地压力,造成一台履带吊倾斜、板梁砸向另一台履带吊的危险事故。
  4.【参考答案】
  还应有监察部门的人员和企业工会代表。
  【考点解析】本小题为补充题,涉及的考点为事故调查组的人员组成。国务院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背景资料中说: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了企业技术、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调查组,与上述规定相比,企业监察部门的人员和企业工会代表也应参加事故调查。
  5.【参考答案】
  不全面。没有制定防范措施。
  【考点解析】本小题为判断、补充题,涉及的考点是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背景资料中说:通过调查,查清了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者,对事故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了教育,事故责任者受到了处理;与“四不放过”原则相比,缺少了制定防范措施。

第3题:

适用于平坦无水桥孔的中小跨径预制梁板安装的方法是( )。

A.自行式吊机架设法
B.简易型钢导梁架设法
C.联合架桥机架设法
D.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法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171/2019版教材P170
自行式吊机架设法:即直接用吊车将运来桥孔的梁板吊放到安装位置上。适用条件:平坦无水桥孔的中小跨径预制梁板安装。

第4题:

问答题
某桥梁工地的简支板梁由专业架梁分包队伍架设。 该分包队伍用2台50t履带吊,以双机抬吊方式架设板梁。在 架设某跨板梁时,突然一台履带吊倾斜,板梁砸向另一台履带吊驾驶室,幸好吊车驾驶员跳车及时,避免了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做好标识,保护了现场,并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报告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 报告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问、地点、现场情况、简要经过、已采取的措施。 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查看现场后,责成事故发生企业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了企业技术、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开展调查,调查中发现下述现象: 现象一:项目部审查了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作出了合格评价。 在分包合同中明确了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并提出了安全要求,但查不到监督、检查记录。 现象二:项目部编制了板梁架设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按规定通过专家评审和承包方、总监及业主负责人批准。 方案中明确规定履带吊下要满铺路基箱板,路基箱板的长边要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垂直。 但两台履带吊下铺设的路基箱板,其长边都几乎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平行,而这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现象三:查到了项目部向分包队伍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签字齐全,但查不到分包队伍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的交底记录。 现象四:仔细查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没有发现路基箱板铺设方向不正确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威胁和避难措施的详细内容。 现象五: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万元。 通过调查,查清了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者,对事故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了教育,事故责任者受到了处理。 除背景中已提及的事故报告项目外,一般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事故报告还应包括的内容:分包队伍概况;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本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万元;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简支梁(板)的架设,从架梁的工艺类别划分有()、浮吊架梁法和架桥机架梁法。


正确答案:陆地架梁法

第6题:

预制梁(板)的吊装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施工现场和设备的具体情况,选用最适合的架设安装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联合架桥机架设法的适用条件是:地面有水,孔数较多的中小跨径预制梁板安装
B.自行式吊机架设法的适用条件是:平坦无水桥孔的中小跨径预制梁板安装
C.简易型钢导梁架设法的适用条件是:孔数较多的中型梁板吊装
D.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法的适用条件是:平坦无水桥孔的中小跨径预制梁板安装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135页
(1)自行式吊机架设法:即直接用吊车将运来桥孔的梁板吊放到安装位置上。适用条件:平坦无水桥孔的中小跨径预制梁板安装。(2)简易型钢导梁架法:适用条件:地面有水,孔数较多的中小跨径预制梁板安装。(3)联合架桥机架法:适用条件:孔数较多的中型梁板吊装。(4)双导梁架桥机架法:适用条件:孔数较多的重型梁吊装。

第7题:

简支梁、板构件的架设,从架梁的工艺类别来分不包括()。

  • A、陆地架设
  • B、浮吊架设
  • C、利用安装导梁或塔架、缆索的高空架设
  • D、海上架设

正确答案:D

第8题:

下列装配式梁(板)安装方法中,不属于简支梁(板)架设方法的是()。
A.起重机架梁法 B.跨缴龙门吊架梁法
C.架桥机悬拼法 D.穿巷式架桥机架梁法


答案:C
解析:

第9题:

问答题
某桥梁工地的简支板梁架设,由专业架梁分包队伍架设。该分包队伍用2台50t履带吊,以双机抬吊方式架设板梁。在架设某跨板梁时,突然一台履带吊倾斜,板梁砸向另一台履带吊驾驶室,幸好吊车驾驶员跳车及时,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做好标识,保护了现场,并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报告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简要经过、已经采取的措施。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查看现场后,责成事故发生企业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了企业技术、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开展调查,调查中发现下述现象: ①项目部审查了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作出了合格评价。 在分包合同中明确了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安全要求,但查不到监督、检查记录。 ②项目部编制了板梁架设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按规定通过专家评审和承包方、总监及业主负责人批准。方案中明确规定履带吊下要满铺路基箱板,路基箱板的长边要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垂直,但两台履带吊下铺设的路基箱板,其长边都几乎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平行,而这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③查到了项目部向分包队伍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签字齐全,但查不到分包队伍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的交底记录。 ④仔细查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没有发现路基箱板铺设方向不正确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威胁和避难措施的详细内容。 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 通过调查,查清了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者,对事故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了教育,事故责任者受到了处理。 对事故处理是否全面?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不全面。没有制定防范措施。
解析: 本小题为判断、补充题,涉及的考点是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背景资料中说:通过调查,查清了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者,对事故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了教育,事故责任者受到了处理;与“四不放过”原则相比,缺少了制定防范措施。

第10题:

问答题
某桥梁工地的简支板梁架设,由专业架梁分包队伍架设。该分包队伍用2台50t履带吊,以双机抬吊方式架设板梁。在架设某跨板梁时,突然一台履带吊倾斜,板梁砸向另一台履带吊驾驶室,幸好吊车驾驶员跳车及时,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做好标识,保护了现场,并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报告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简要经过、已经采取的措施。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查看现场后,责成事故发生企业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了企业技术、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开展调查,调查中发现下述现象: ①项目部审查了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作出了合格评价。 在分包合同中明确了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安全要求,但查不到监督、检查记录。 ②项目部编制了板梁架设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按规定通过专家评审和承包方、总监及业主负责人批准。方案中明确规定履带吊下要满铺路基箱板,路基箱板的长边要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垂直,但两台履带吊下铺设的路基箱板,其长边都几乎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平行,而这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③查到了项目部向分包队伍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签字齐全,但查不到分包队伍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的交底记录。 ④仔细查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没有发现路基箱板铺设方向不正确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威胁和避难措施的详细内容。 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 通过调查,查清了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者,对事故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了教育,事故责任者受到了处理。 上述背景资料中①、②、③、④种现象反映了哪些安全问题?

正确答案: (1)承包方没有履行对分包方的监督、检查责任;
(2)分包方没有严格按照板梁架设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
(3)分包队伍负责人没有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吊装安全、技术交底;
(4)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中没有针对板梁架设中潜在安全威胁的分析和作业人员的应对措施。
解析: 本小题为分析判断题,涉及的考点为总包对分包队伍的安全控制要求。
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承包方负责,分包方服从承包方的管理。承包方对分包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审查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可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分包方;在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对分包方提出安全要求,并认真监督、检查。按规定通过专家评审和承包方、总监及业主负责人批准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承包方、监理应旁站监督分包方严格执行,不允许分包方擅自变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应逐级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直至全体作业人员。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且要落到实处,本案中就因为在安全技术交底中没有讲明路基箱板长边铺设方向与履带吊行走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业人员在铺设时没有严格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规定去做,导致地基承载不了履带吊的最大接地压力,造成一台履带吊倾斜、板梁砸向另一台履带吊的危险事故。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