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女,18岁,突感咽痛,下肢浮肿,腹水征阳性,尿蛋白大于5g/L,红细胞0~3/HP,白细胞0~2/HP,尿FDP(-),此患者肾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 蛋白丢失,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透压下降B 继发性醛固酮及ADH增多C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D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 心功能不全

题目
单选题
女,18岁,突感咽痛,下肢浮肿,腹水征阳性,尿蛋白大于5g/L,红细胞0~3/HP,白细胞0~2/HP,尿FDP(-),此患者肾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A

蛋白丢失,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透压下降

B

继发性醛固酮及ADH增多

C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D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

心功能不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多选题
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性水肿的机制是()
A

蛋白尿史,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透压下降

B

继发性醛固酮及血管升压素增多

C

心功能不全

D

毛细血管滤过率下降

E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肾炎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球-管失衡导致钠水滞留所致。其实质是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而不伴有肾小管重吸收的相应减少。由于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发生肿胀和增生。炎性细胞渗出和纤维蛋白的堆积和充塞囊腔,使后者变得狭窄,以致通过肾小球的血流大为减少,肾小球的有效滤过面积又明显下降,其结果是肾小球钠水滤过显著下降。但此时完整的肾小管仍以正常速度重吸收钠和水,故产生高渗性少尿甚至无尿。大量钠水滞积于体内,引起血浆容量和血管外细胞外液量的明显增多,组织间液因而增多而不能被淋巴回流所代偿,于是出现全身水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因炎症而通透性增高,故可出现蛋白尿,但低蛋白血症不明显。当然钠水滞留可稀释血浆蛋白,但此因素引起次要作用。 慢性肾小球炎有时也可伴有水肿,但不及急性肾小球肾炎明显。因残存肾单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如出现水肿,其发生机制与下述因素有关;①正常肾单位明显减少使滤过总面积明显下降;②持续的肾性高血压加重左心负担,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③长期蛋白尿所致的低蛋白血症。

第2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14岁,突感咽痛,下肢水肿,并出现腹水征阳性,尿蛋白>5g/d,红细胞0.3个/HP,白细胞0~2/HP,血浆白蛋白25g/L,试问患者肾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A

蛋白丢失,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压下降

B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ADH增多

C

心功能不全

D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单选题
女,18岁,突感咽痛,下肢浮肿,腹水征阳性,尿蛋白大于5g/L,红细胞0~3/HP,白细胞0~2/HP,尿FDP(-),此患者肾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A

蛋白丢失,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透压下降

B

继发性醛固酮及ADH增多

C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D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

心功能不全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单选题
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A

蛋白尿史,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透压下降

B

继发性醛固酮及血管升压素增多

C

心功能不全

D

毛细血管滤过率下降

E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性水肿的机制是()

  • A、蛋白尿史,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透压下降
  • B、继发性醛固酮及血管升压素增多
  • C、心功能不全
  • D、毛细血管滤过率下降
  • 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正确答案:A,B

第6题:

女,18岁,突感咽痛,下肢浮肿,腹水征阳性,尿蛋白大于5g/L,红细胞0~3/HP,白细胞0~2/HP,尿FDP(-),此患者肾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A、蛋白丢失,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透压下降
  • B、继发性醛固酮及ADH增多
  • C、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 E、心功能不全

正确答案:A

第7题:

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A蛋白尿史,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透压下降

B继发性醛固酮及血管升压素增多

C心功能不全

D毛细血管滤过率下降

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A

第8题:

患者,男性,14岁,突感咽痛,下肢水肿,并出现腹水征阳性,尿蛋白>5g/d,红细胞0.3个/HP,白细胞0~2/HP,血浆白蛋白25g/L,试问患者肾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A、蛋白丢失,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压下降

B、继发性醛固酮增多,ADH增多

C、心功能不全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参考答案:A

第9题:

患者女性,18岁,咽痛、发热10天,体温 38.5℃,眼睑水肿,尿量420ml/d,血压150/ 90mmHg,尿蛋白(++),红细胞37个/HP,白细胞0~3个/HP,抗链“O”>500U。其水肿的机制是

A.醛固酮增高

B.尿蛋白丢失

C.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

D.抗利尿激素过多

E.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