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溪村脱贫致富之路对当前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启示?

题目
问答题
赤溪村脱贫致富之路对当前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分析】考点比较发散,可以从国情、制度、扶持对象等多角度进行思考,言之成理即可。
赤溪村脱贫致富之路对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启示有:
①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扶贫大格局,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允许和鼓励各级、各地扶贫单位因地制宜、因人定策,灵活开展个性化扶贫工作。
②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以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
③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
④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在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普惠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实施特惠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⑤实施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不仅要解决好“谁来扶”“扶持谁”的问题,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和贫困原因搞清楚。更要要解决好“如何扶”的问题。扶贫重在扶志。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方式,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科学扶贫。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因地制宜培育旅游特色优势产业。
⑥加强村两委班子领导、巩固党建基础,实施“第一书记”制度,安排省直部门干部向党建薄弱村下派挂职“第一书记”帮扶。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创新举措是( )。

A.数字脱贫

B.精准脱贫

C.就地脱贫

D.产业脱贫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下列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A.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

B.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C.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D.要重点攻克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脱贫任务


参考答案:D

第3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确保到二O二O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精细扶贫、精细脱贫

B.重点扶贫、重点脱贫

C.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D.深度扶贫、深度脱贫


答案:C

第4题:

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 A、科学扶贫
  • B、对口扶贫
  • C、对口脱贫
  • D、精准脱贫

正确答案:D

第5题: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他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2017年10月,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再次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多年来,习总书记心中最牵挂的正是广大的困难群众。下列对精准扶贫认识错误的是:

A.精准扶贫的基本含义是指按照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B.2018年8月,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精准扶贫标准体系》
C.“五个一批”是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金融支持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D.“六个精准”是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精准扶贫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2015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破题药方。习近平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由此可见,“五个一批”中并没有C选项中的金融支持脱贫一批。
因此,选择C选项。

第6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把()作为基本方略。

A.精准扶贫

B.精准脱贫

C.区域扶贫

D.区域脱贫


答案:AB

第7题: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一封反映福建宁德地区福鼎县磻溪镇赤溪村扶贫状况的读者来信,引发社会的关注和中央的重视,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序幕。赤溪村因此被称作“中国扶贫第一村”。时隔32年之后,2016年2月1日,赤溪村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宁德模式”的典范亮相“人民日报”头版,再次引发关注。
当年,赤溪14个自然村散落在9平方公里的大山里,山高路险鸟稀疏,要跳出“贫困的陷阱”殊为不易,最初的办法是“输血”,由政府和社会筹措资金送钱运物,但这种救济式扶贫治标不治本,到上世纪80年代末,整个赤溪贫困率仍在90%以上。
针对当地贫困状况,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必须探索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他非常富有前瞻性指出: “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10年,15年,20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
在宁德地委强力推动下,赤溪村打响了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的“换血”攻坚战——“挪穷窝”,用移民搬迁的方式把分散的14个自然村集中起来,通路、通电,搬迁成功了,生活环境改善了,新问题又来了:挪了穷窝,靠着人均不足1亩的土地,如何拔掉穷根,走一条自我致富之路赤溪村两委干部再次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培育旅游特色优势产业。今天,生态旅游已成为赤溪人致富的主导产业。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万多元,其中45%以上来自旅游业。
三十年来,赤溪村干部群众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在社会各方的大力帮扶下,从“输血”帮扶到“换血”搬迁再到“造血”开发,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扶贫脱贫之路,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赤溪村干部群众进行在线交流时指出:“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评价是很高的,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的实践印证了现在的扶贫方针,就是精准扶贫。”
赤溪村矢志不渝推进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的艰辛历程,正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探索之路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七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把经济社会‘短板’尽快补齐”,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摘编自人民网(2016年2月1日、11月9日)、新华网(2016年7月25日)、央视网(2016年8月6日)等
(1)如何理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
(2)赤溪村脱贫致富之路对当前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启示


答案:
解析:
(1)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是我们党确立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温饱问题彻底解决,这是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③但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城乡差距,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发展活力、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都要落后于城市,小康说到底还是“人”的小康,七千多万的农村贫苦人口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最突出短板,可以说农民、农村小康,则中国小康。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就是“全面”,“全面”是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因此,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要特别重视“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断推进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①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②脱贫攻坚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移民搬迁”对于自然条件较差,基础实施落后地区农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水电站的建成赤溪村结束了无电的历史,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
③加强村两委班子领导、巩固党建基础,实施“第一书记”制度,安排省直部门干部向党建薄弱村下派挂职“第一书记”帮扶。
④政策扶植,第一个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扶贫。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因地制宜培育旅游特色优势产业。

第8题:

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要()。

A.精准摸清底数

B.科学选择路径

C.聚焦重点区域、

D.激发内生动力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当前我国面临的三大攻坚战是( )。

A、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风险化解
B、精准扶贫,经济发展,风险防范
C、扶贫攻坚,环境优化,风险治理
D、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10题:

扶贫的六个精准是指扶贫对象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正确答案: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