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长期借款”账户中记载:年初向中国银行借款500000元,年利率为5%;向其他企业借周转金200000元,年利率1

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长期借款”账户中记载:年初向中国银行借款500000元,年利率为5%;向其他企业借周转金200000元,年利率10%,上述借款均用于生产经营;企业税前应列支利息()万元。
A

2.5

B

3.5

C

4.5

D

5.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向银行借款 100 万,借款期为 5 年,借款年利率为 10%, 则第 5 年末一次归还额为( ) 。

A.161.05

B. 127.628

C. 135.732

D. 168.712


正确答案:A

第2题:

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期限1年,年利率为10%。按照贴现法付息,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是( )。

A.11%.

B.10%.

C.9%.

D.12%.


正确答案:A
解析: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10%/(1-10%)=11%。

第3题:

某企业按年利率5%向银行借款500万,借款手续费率为5%。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企业借款的资本成本为(.)。

A.5%

B.3%

C.3.75%

D.3.95%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的计算。企业借款的资本成本=5%×(1-25%)/(1-5%)=3.95%

第4题:

某施工企业于2016年1月1日向银行借款432万元,年利率为11.6%,半年复利计息一次,2018年6月30日借款到期,该企业需向银行还本付息( )万元。

A、574.00
B、572.68
C、576.53
D、578.69

答案:B
解析:
2020/2019版教材P10
本题考查的是利息的计算。到期偿还的本息和=432×(1+11.6%/2)^5≈572.68(万元)。

第5题:

某企业年初从银行借款200万元,年利率为3%。银行规定每半年计息一次并计复利。若企业向银行所借的本金和产生的利息均在第三年末一次性向银行支付,则支付额为(17)万元。

A.218.69

B.238.81

C.218.55

D.218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应试人员对货币的时间价值概念的掌握,这是投资决策分析的基础。根据复利公式Fn=P(1+R)n(式中Fn为n年末的终值,P为n年初的本金,R为年利率,(1+R)n为到n年末的复利因子)进行计算。由于是每半年计息一次,所以n=6,只是要注意的是,R与n是相对应的,因此R也应该化为半年的利率,R=1.5%,代入公式计算得到Fn=218.69。

第6题:

某企业现在起每年年初向银行借款5万元,连续5年,已知年利率6%,则5年末连本带息应还银行()万元。

A.28.19

B.29.88

C.26.59

D.31.67


正确答案:B
解析:该题考核已知A求F,但是已知的A是发生在年初的,必须先将其换算到年末,故:(1)换算A=5×(1+6%)=5.3(2)A求F,F=5.3×[(1+6%)5-1]÷6%=29.88万元

第7题:

某中型工业企业执行现行财会制度和税收祛规,2008年企业会计报表利润为200 000元,未作任何项目调整,已按25%的所得税率计算缴纳所得税50 000元。税务检查人员对该企业进行所得税纳税审查,经查阅有关账证资料,发现如下问题:

(1)企业2008年度有正式职工100人,实际列支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为1 200 000元;

(2)企业“长期借款”账户中记载:年初向中国银行借款100 000元,年利率为5%;向其他企业借周转金200 000元,年利率10%,上述借款均用于生产经营;

(3)全年销售收入60 000 000元,企业列支业务招待费250 000元;

(4)该企业2008年在税前共计提取并发生职工福利费168 000元。计提了工会经费24 000元,计提了教育经费38 000元,但并未实际缴拨和发生;

(5)2008年6月5日“管理费用”科目一次列支了厂部办公室当月购置使用的空调器一台,价款6 000元(折旧年限按6年计算,不考虑残值);

(6)其他经核实均无问题,符合现行会计制度及税法规定。

要求:

(1)扼要指出存在的问题;

(2)计算应补企业所得税额;


正确答案:
(1)存在的问题:
①向其他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超过按中国银行(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支出部分在税前扣除。
②业务招待费扣除超规定标准。
③计提工会经费未拨缴不得税前扣除;计提教育经费未发生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④固定资产直接列入管理费用,未通过计体提折旧摊销,税前多列支费用
⑤提取坏账准备金按3%计提,超过税法规定5‰,扣除费用。
(2)①不得税前扣除利息支出
=200 000×(10%-5%)=10 000(元)
②不得税前扣除业务招待费
=250 000-150 000=100 000(元)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150 000(元)(60 000 000×5‰;300 000>250 000×60%=150 000)
③不得税前扣除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
=24 000+38 000=62 000(元)
④不得税前扣除管理费用中固定资产部分
=6 000-6 000/(6×12)×6=5 500(元)
⑤应补缴企业所得税额
=(10 000+100 000+62 000+5 500)×25%
=44 375(元)

第8题:

2012年1月1日,企业为满足临时所需,向银行借人短期资金80 000元,期限3个月,年利率6%,3月31日,企业向银行支付短期借款利息并偿还本金。企业会计分录为( )。

A. 企业向银行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80 000 贷:短期借款80 000

B. 企业向银行借款时 借:短期借款80 000 贷:银行存款80 000

C. 1月31日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400 贷:应付利息400

D. 3月31 日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时 借:短期借款80 000 应付利息1 200 贷:银行存款81 200


正确答案:ACD
1月银行借款利息=80 000×6%÷l2=400(元),2月、3月计提利息及分录同上。故选ACD。

第9题:

某企业按年利率4.5%向银行借款2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10%的补偿性余额,则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为( )。

A、4、95%
B、5%
C、5、5%
D、9、5%

答案:B
解析: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200×4.5%)/[200×(1-10%)]=5%。

第10题:

某企业第1年初向银行借款500万元,年利率为7%,银行规定每季度计息1次,则企业在第4年末一次性向银行支付本利和为()万元。

A.659.96
B.659.45
C.655.40
D.535.93

答案:A
解析:
2020教材P68-75
本题两种计算方法,方法一:年实际利率i=(1+7%/4)4-1=7.186%,F=500x (1+7.186%)4=659.97万元;
方法二:F=500x (1+7%/4)16=659.96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