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改革的成果。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改革的成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显著成果的法治保障是?()


正确答案:八二宪法

第2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发生的总体变化。
回归新闻本位,更重视遵循新闻自身的规律,转变固有的“阶级斗争工具”的概念,多元化的功能得到认可“舆论工具”而非仅仅“宣传工具”。
冲破“两个凡是”宣传的束缚,在对《苦恋》事件的处理上也张合适度;展开对新闻属性的大讨论,增加新闻的信息量成为改革的方向;舆论监督的功能得到恢复,一系列以“渤海二号”为始的调查性报道和批评报道陆续展开;以《人民日报》为代表推进读者互动讨论,推动整个社会的改革;媒体有更大的自主性,开始自办发行,一系列经济型报刊异军突起,周末班大战与扩版热;对新闻传媒管理上,基本*系统化和完善化,进入专业化归口管理时代。

第3题:

简述中国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参考答案:

(1)从地方体制看,当代中国地方仍为混合体地方政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
(2)从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看,先是地方各级人大都设置了常设机构,县以上称为常务委员会,乡镇称为人大主席;
(3)地方政府组织结构的另一重大的编号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将行政机关改称为人民政府。


第4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


正确答案: 体育社团在这个时期得到迅速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部分原有的单项运动协会转向实体化。
(2)一些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的社会团体自上而下建立起来。
(3)全国各行业体协逐步建立起来。
(4)大量民间体育组织自发地建立起来。
(5)一些体育的周边社团异常活跃,吸引了一批体育界内外的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

第5题:

简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法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法学的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6年):经济法学的初创阶段。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提倡加强法制建设。于是,经济法的立法和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蓬勃发展起来。
第二阶段(1986年——1998年):经济法学的曲折发展阶段。在这一漫长的时期里,经济法学走过从了高潮到低谷的艰难发展之路。在这一阶段,经济法学又受到了来自民法学、商法学行政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等的有力挑战,其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成为我国经济法学发展的最困难阶段。尽管如此,经济法学仍然随着经济法的曲折发展而得到了平缓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经济法学的成熟阶段。经济法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法学体系和研究方法,奠定了我国经济法学繁荣发展的基础。此外,由于国际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出现了许多新型经济关系,相应地经济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或有望出台,这也是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新领域。

第6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改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
解析:
(1)办园模式的改革 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
(2)幼儿教育理念的变革
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幼儿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幼儿教育的理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首先是儿童观、儿童学习观和教育观的转变。以往,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儿童看作被动的学习者,纵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它把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看作有积极主动学习愿望的人,幼儿是能够在一定环境中积极主动学习的。
其次是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以往,教师的角色更偏向于定位为知识的传递者,全程参与和包办幼儿学习的全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3)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
受国外先进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建构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目前,我国幼儿园的课程模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和百家齐放的趋势。
(4)幼儿教育的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化。

第7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形势的演变。


正确答案: 1、从社会成员普遍贫困到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2、从以绝对贫困为主到以相对贫困为主
3、从农村贫困突出到城市贫困凸显
4、从区域性贫困到阶层性贫困
5、从社会分割性贫困到社会转型性贫困
6、从暂时性贫困到持续性贫困
7、从个体归因性贫困观到社会归因性贫困观

第8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战略沿革的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沿革,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90年代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21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实行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并且起到了积极的历史性作用。 (2)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使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 目标,开创了由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带动各类经济区所形成的东部、中部、西部经济联动发展的局面。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战略。

第9题:

简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弹性化特征及其原因。


正确答案: (1)弹性化特征表现在:
一是崛起的小城镇成为城市和农村的中介。
二是流动的农民工成为工人与农民的中介。
(2)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趋于弹性化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劳动用工制度的开放。
二是粮油供给制度的废除。
三是户籍制度的松动。

第10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评论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原因何在?


正确答案: (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评论发生的变化主要有:
①今日新闻媒体之评论园地,可谓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活跃,观点之新颖,论述之深刻,形式之多样,文风之活泼,作者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它所关注的问题,就是全党工作的重点,社会发展的热点,群众关心的焦点。“党和人民都满意”的原则,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新闻评论中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②近些年各种媒体的新闻评论受到普遍重视,在紧扣时代脉搏,引领主流舆论,强化评论特别是党报评论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方面;在提高思想格调,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加强调查研究,沟通社情民意,反映公众诉求,实施舆论监督方面;在吸引公众参与,搭建社会公共话语平台,注意发挥各种形式的新闻评论的作用方面,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出现了不少既能正确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同群众心连心,站在群众中间引导群众前进的评论。
③各种媒体上评论专栏越来越多,一种主要由一线群众作者撰写的微型评论、网络评论、手机话语,以及公众积极参与的广播、电视评论和谈话类节目,异军突起,大放异彩,受到普遍欢迎。
④随着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有些报纸如《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已经出现了社论版的雏形,《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嘉兴日报》等也相继开设了评论专版。新闻评论队伍在公众广泛参与的同时,专业化和学者化的趋势也日渐明显。
总之,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和作用愈益凸现,在现实生活和公众中的影响日益增长,新闻媒体的传播质量不断提高,党报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
(2)新闻评论发生变化的原因:
①清除极“左”路线。中央明确提出报纸和其他新闻工具加强理论宣传,最重要的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回答重心转移和四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正确地解释、阐明党的现行政策,针对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地进行理论的阐明。
②党中央在有关决定中又强调指出,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应当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持久不懈地进行生动有力的宣传。宣传四项基本原则,要从群众的实际思想情况出发,尽最大努力使这种宣传真正具有说服力。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推进,特别是近几年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一切为新闻传播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新闻评论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