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法制工作的发展历程。《新闻法》是否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所必需的?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请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法制工作的发展历程。《新闻法》是否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所必需的?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们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比较大的在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有哪几次新闻改革?


正确答案: 1、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
2、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新闻改革。

第2题:

试述清政府至国民党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1、清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
(1)清代政府官报可以追溯到1896年,其样式同报房《京报》,内容接近《中外纪闻》。在同时期的国人近代报刊中,思想内容最为保守,业务最落后。
(2)20世纪初年,随着慈禧许诺实行新政,从1902至1905年,出现了20多种官报,其中大部分是各省出版的,并开始自称"官报",一时兴盛。
2、北洋军阀官办新闻事业
袁世凯1912年窃取临时大总统后,非常重视控制舆论,创办了御用报纸,其中有影响的是北京的《亚细亚日报》。
3、国民党官办新闻事业
全国政权建立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新闻传播事业网。《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宣传机构是国民党新闻事业的中心;此外还有地方党报,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事业网。

第3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改革?
(1)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宣传质量和宣传艺术,扩大信息量。
(2)在报道形式上,深度报道、系列报道被广泛用到报纸广播电视宣传中。
(3)新闻媒介注意改善自身结构,形成报纸、电视、广播三大媒介鼎足之势。
(4)在经营管理方面,各新闻单位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取得很大成效。
(5)随着报纸经济效益的提高,办报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4题:

西方新闻传播观念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正确答案: 对传统新闻观念的冲击。更为关键的是将受众的概念从此深为广大新闻媒介从业人员所接受,进行读者调查,建立相关的信息库是很多媒介的日常工作,而报纸在进行版面革新是也往往注意读者的信息。

第5题:

请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法制工作的发展历程。《新闻法》是否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所必需的?为什么?


正确答案: 80年代初,我国有关部门就开始酝酿《新闻法》,曾经起草过多种供立法部门参考的《新闻法》草稿。但立法机关非常谨慎,随经过多次讨论,但是目前尚未定稿。根据有关部门制定的《新闻出版事业2000-2010年发展规划》,建立《新闻法》、《出版法》和《著作权法》为主题的新闻出版法律体系预计要到2010年才能实现。尽管《新闻法》经历二十多年的曲折尚未面世,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必然影响新闻传播活动,使新闻传播领域的法制建设逐步发展。新闻事业的管理最终应该走上法制化轨道。
“新闻立法是现代法治观念的产物,新闻工作者利用新闻媒介,对政府的违法失职行为、国家公职人员的贪污腐败行为、社会上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公开的曝光,既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又维护了国家法律的尊严,置政府于阳光之下,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保障。新闻立法是完善新闻监督的基础。新闻立法的目的不仅仅限于保障新闻自由,它还有限制滥用新闻自由的功能,而且这一功能与其保障新闻自由的功能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新闻活动对社会无害,新闻自由才有价值。即使是极端崇尚新闻自由的美国新闻工作者,也非常强调自由与责任的相伴性。从我国的新闻工作实践来看,
一方面,记者和人民群众利用新闻手段发表意见、开展批评的权利很多时候得不到保障;
另一方面,新闻侵权现象也大量发生。保护新闻自由和限制滥用新闻自由都是现实对法律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新闻立法必须提速。新闻立法是新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对于推进政治文明意义重大。新闻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对社会既定利益关系的调整,其难度不言而喻。对待新闻立法,我们也应该像对待其他部门立法一样,抱着慎重、积极而宽容的态度。不能奢望有了一部新闻法,新闻自由就有了彻底的保障。新闻自由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存在于一定的历史阶段。新闻自由的历史发展过程总是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密切联系着的,以保障新闻自由为宗旨的新闻立法也必然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条件下,新闻在法治之下比在人治之下总有较多的自由。”

第6题:

试结合近代报纸诞生以来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以任意报刊为例,简要分析新闻事业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


正确答案: (1)经济环境:是新闻事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2)国家意志:国家机器对于自由言论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新闻传播是否能健康地进行。
(3)社会文化氛围
①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而言,社会氛围影响到他们的价值立场和事业理想。
②对于媒介的受众而言,时代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受众的精神需要,迫使媒介的重心向这种需要所在的方向转移。

第7题:

你认为新闻事业是否是产业?它与其他产业有何不同?我国的新闻事业是不是产业?为什么?如何认识我国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


正确答案: I、新闻传媒产业问题:传媒业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具有相对垄断性。传媒业的文化新闻属性使得它往往要受到相关政策的制约而形成政策性垄断,这使得传媒具有相对较强的垄断性。此外,传媒业还有良好的增值性和独特的赢利模式。传媒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影响广泛的特点,时期能够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和赢利。
II、我国的新闻产业问题:由于新闻单位仍属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而非企业,因此新闻单位的资产仍是全额的国有新闻资产。虽然新闻媒体的实际操作有了许多尝试,现实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新闻媒体作为事业单位,仍由国家拨款维持运营,实行预算管理制。虽然新闻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独立核算制是从事业单位的自收自支发展过来的,而至今大多数新闻媒体仍然接受国家财政预算的拨款。这样即使是一些企业通过协办、理事会、赞助等方式对新闻单位投入资金,但是这些资金也不能作为资本投入,通常是作为广告费用,新闻单位只能刊登广告作为回报,出资人并不具有投资人的资格,因此也无法享有投资人的权益。

第8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发生的总体变化。
回归新闻本位,更重视遵循新闻自身的规律,转变固有的“阶级斗争工具”的概念,多元化的功能得到认可“舆论工具”而非仅仅“宣传工具”。
冲破“两个凡是”宣传的束缚,在对《苦恋》事件的处理上也张合适度;展开对新闻属性的大讨论,增加新闻的信息量成为改革的方向;舆论监督的功能得到恢复,一系列以“渤海二号”为始的调查性报道和批评报道陆续展开;以《人民日报》为代表推进读者互动讨论,推动整个社会的改革;媒体有更大的自主性,开始自办发行,一系列经济型报刊异军突起,周末班大战与扩版热;对新闻传媒管理上,基本*系统化和完善化,进入专业化归口管理时代。

第9题: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我国是否在开放新闻事业方面对外国做出了承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新闻事业面临哪些挑战和压力?应如何应对?


正确答案: 尽管我国在入世之后没有承诺新闻媒介将向外资开放,但是与国外媒体的竞争是必然趋势。在新经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传媒领域的融合与兼并愈演愈烈,而要与国外媒体进行较量,我国媒体的分散、低效、结构不合理,将会大大影响媒体的竞争力。目前我国正在制定有关业外资本进入传媒领域的新的政策法规,在保证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基础上,壮大新闻媒体的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在新闻信息传播及相关领域的竞争力,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第10题:

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何贡献?


正确答案: (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掀起了中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迫使光绪皇帝下诏书允许和鼓励民间办报。
(2)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业和报人的社会地位,以后政治家办报成了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3)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