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我国古代报纸始于唐朝?

题目
问答题
为什么说我国古代报纸始于唐朝?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开始于( )。

A.秦朝、唐朝
B.唐朝、唐朝
C.隋朝、隋朝
D.隋朝、唐朝

答案:D
解析:
进士科始于隋炀帝,殿试始于武则天。

第2题:

为什么说元杂剧是我国古代民族戏曲成熟的标志?


正确答案:元杂剧是我国古代各种表演技艺都高度成熟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独特的音乐和表演形式,它将科、白和曲词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舞蹈、音乐伴奏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一个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元杂剧有完整的剧本,曲词是诗体形式,具有强烈的文学性。从戏剧学角度来看,元杂剧在勾栏瓦舍中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有以市民为主的观众群,根据《青楼集》记载,当时演员以职业话,演出也以商品化了。总之,后世戏曲艺术的方方面面,在元杂剧中都具备。

第3题: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隋朝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为什么说我国古代报纸始于唐朝?


正确答案: 现在大多数新闻史学家认为我国最早的报纸始于唐朝。这种说法有比较充分的根据。首先,在唐人的著作中有关于报纸的直接记载。唐朝人孙樵(字可之)著的《经纬集》一书中,有一篇标题为《读开元杂报》的文章。文中说,他曾经在湖北襄阳一带得到“数十幅书”,上面逐条记载了某日皇帝亲自耕种劝农用的“籍田”,某日百官们在安福楼举行祭天地的“大射礼”,某日宰相与百官们在宣政门进行辩论等近百条消息。他原以为记载的是他生活的唐僖宗时候的事情,后来有人到他家,才告诉他上面记载的是唐玄宗开元年闻(公元713~741年)的政事“条布于外者’’。后来孙樵到了京城长安,找到逐日记载朝廷动态的《开元录》验证,结果“条条可复”。于是,孙樵就把见到的“数十幅书”取名为“开元杂报”。这段记载,证明我国在唐朝开元年间已经有了逐日报道朝廷政事而“条布于外”的原始形态的报纸。除《经纬集》外,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和著名诗人杜牧、崔致远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也都提到当时被称为“报状”和“进奏院状报”的唐代报纸。其次,是发现了唐朝报纸的实物——“敦煌邸报”。这份报纸是唐朝的归义军《进奏院状》,原藏我国敦煌石窟,本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盗走,现藏于英国不列颠图书馆,编号为s1156。它是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驻甘肃沙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往朝廷的进奏官张夷则发往沙州(今敦煌、安西一带)的一份手抄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者向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形。该件长97厘米,宽28.5厘米,有“进奏院状上”字样的标题,从右至左竖书60行毛笔字。经过新闻史家对这份《进奏院状》的款式、内容、发行等方面的考证,判定为一份手抄报。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一张报纸。由于有古籍文献记载,又有实物佐证,因此多数新闻史学家认为我国从唐朝开始已经有了原始形态的报纸。
那么唐代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历史背景)首先是产生手抄报纸所需要的笔墨、纸张等物质条件已经具备。其次是同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有关。我们知道,唐朝初年在各个重要州郡设立都督府,唐玄宗时又在10个边防重镇设立节度使。这些被称为“藩镇”的地方势力掌握着境内的军政大权,形成与中央政府相对抗的割据局面,并多次造成内乱这些藩镇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扩大自己的势力,需要密切注意朝廷的政策和动态。因此,他们派驻京城的进奏官频繁地向他们通报朝廷的消息,于是便产生了《进奏院状》这种手抄报纸。第三,报纸的产生同唐代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有关,唐朝初年废除了魏晋以来行之已久的“九品中正”制度,实行开科取士的制度。这在当时是一次重大改革。大批知识分子出于对自己仕途的关心,都注视着朝廷的动态和官吏任免的信息。由于有这种社会需要,报纸也就应运而生。

第5题:

为什么中国古代报纸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


正确答案: (1)内因:这是根本原因。在封建专制政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抄传官吏文书状态。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古代报纸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内事物。中国古代报纸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具体反映。
(2)外因:清代民间报房及其所办的报纸的没落,其历史背景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封建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打进中国市场。从主观来说,由于官方对这类报纸控制过严,办报人除照录科抄和牌示之外,不能越雷池一步,古代报纸不能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信息方面的需求;从客观来说,则是兼有新闻、评论、广告和文学作品等多方面内容,可读性较强,信息量较大,新闻时效性较强的近代化新式报刊的出现。

第6题:

为什么说我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
1、根据是:
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
B.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
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
A.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
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

第7题:

中国古代土地的买卖始于唐朝末年。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我国古代将“道德”二字连用始于( )。

A.春秋战国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正确答案:A

第9题: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报纸是怎么诞生的?


正确答案: (1)起始和发展脉络:
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
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
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媒介——木铎
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等。
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两汉时期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传播媒介是露布和布告。作为社会上传播手段被普遍采用的主要是童谣和谣言。
三国魏晋时代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多元化的,既包括木简、竹简和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2)古代报纸的诞生:
新闻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的出现,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需要一种手段来进行信息的沟通,互动有无,交流情况,判断敌情和获取生产物资,甲骨卜辞、情报信、烽火狼烟等都算是传播的手段。则中原始的新闻活动缺乏一定的目标、规模和体系。直到报纸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形成。
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而后,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藩镇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

第10题:

一直到唐朝,我国最早的报纸,通称“()”。


正确答案: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