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7岁,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壮骨关节丸,每日服两次,每次6g,服药30天后,出现乏力、尿黄如浓茶色,皮肤黄染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47岁,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壮骨关节丸,每日服两次,每次6g,服药30天后,出现乏力、尿黄如浓茶色,皮肤黄染,伴明显皮肤瘙痒,大便呈灰白色。入院治疗,化验检查:ALT 339U/L、AST 126U/L、ALP 317U/L、CCT 231U/L、TBiL 169μmnol/L、DBiL 103μmol/L、PTA 80%,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学标志均呈阴性。肝穿病理检查提示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首先应引起重视的是(  )
A

皮疹、瘙痒

B

恶心、呕吐

C

腹痛、腹泻

D

血压升高

E

肝损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女,56岁。因患类风湿关节炎,服用壮骨关节丸,每日服2次,每次6g。服药月余后,出现纳差,乏力,尿黄如浓茶色,皮肤黄染瘙痒,大便呈灰白色。遂收入院治疗。入院后进行各项检查,化验检查:ALT316U/L,AST119U/L,ALP276U/L,GGT231U/L,TBiL171μmol/L,各项肝炎病毒学标志物检测均呈阴性。医师综合分析病情,考虑系药物不良反应,给予系统治疗。

100.根据上述临床治疗,该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是( )。

A.消化性溃疡

B.胆汁淤积型肝炎

C.病毒性肝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胆囊炎

101.上述案例提示,为避免或减少壮骨关节丸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患者用药前,药师应进行用药指导,重点强调服药疗程、间隔时间及相关检查。关于该药服用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疗程30天,间隔5天

B.疗程30天,间隔7天

C.疗程30天,间隔15天

D.疗程60天,间隔7天

E.疗程60天,间隔15天


答案:
100.B
101.C

第2题:

下列何药内服的用法不合适A.牛黄:每日0.15~0.35,入丸散服 B.马勃:每日2~6g,包煎 SXB

下列何药内服的用法不合适

A.牛黄:每日0.15~0.35,入丸散服

B.马勃:每日2~6g,包煎

C.熊胆:每日0.25~0.5g,入丸散服

D.青黛:每日1.5~3g,宜冲服或人丸散服

E.鸦胆子:治痢疾每次10~30粒,水煎服


正确答案:E
鸦胆子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主治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用法与用量:内服,0.5~2g,以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人煎剂。外用适量。

第3题:

(四) 、某女,56岁。因患类风湿关节炎,服用壮骨关节丸,每日服2次,每次6g。服药月余后,出现纳差,乏力,尿黄如浓茶色,皮肤黄染瘙痒,大便呈灰白色。遂收入院治疗。入院后进行各项检查,化验检查:ALT316U/L,AST119U/L,ALP276U/L,GGT231U/L,TBiL171μmol/L,各项肝炎病毒学标志物检测均呈阴性。医师综合分析病情,考虑系药物不良反应,给予系统治疗。 根据上述临床治疗,该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是( )。

A.消化性溃疡

B.胆汁淤积型肝炎

C.病毒性肝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胆囊炎


正确答案:B

第4题:

一女性患者,47岁,因类风湿关节炎服用壮骨关节丸,每日服两次,每次6g,服药30天后,出现乏力、尿黄如浓茶色,皮肤黄染,伴明显皮肤疹痒,大便呈灰白色。入院治疗,化验检查:ALT339U/L,AST126U/L,ALP317U/L,GGT231U/L,TBiL169μmol/L,DBiL103μmol/L,PTA80%,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学标志均呈阴性。肝穿病理检查提示胆汁淤积型肝炎。

依据用药指导,本病例处方中壮骨关节丸可持续使用的天数为
A.10天
B.20天
C.30天
D.40天
E.50天

答案:C
解析:
患者因类风湿关节炎服用壮骨关节丸,每日服两次,每次6g,服药30天后,出现乏力、尿黄如浓茶色,皮肤黄染,伴明显皮肤疹痒,大便呈灰白色。故此题应选C。

第5题:

下列何药内服的用法不合适

A:牛黄:每日0.15~0.35g,入丸、散服
B:马勃:每日2~6g,包煎
C:熊胆粉:每日0.25~0.5g,入丸、散服
D:青黛:每日1.5~3g,宜冲服或入丸散服
E:鸦胆子:治痢疾每次10~30粒,水煎服

答案:E
解析:
鸦胆子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主治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用法与用量:内服,0.5~2g,以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第6题:

女,47岁,因精神障碍服用氯丙嗪,近日出现全身黄染,尿色深黄,伴瘙痒,考虑为( )


正确答案:D

第7题:

一男性患者,52岁,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雷公藤片3次/日,每次2片,用药35天后,患者出现小便色黄,皮肤瘙痒,全身皮肤进行性黄染,遂入院治疗。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胆原(+)、胆红素(+++);肝功能:谷草转氨酶581 U/L、以谷丙转氨酶353 U/L、谷氨酰转肽酶942 U/L、总胆红素267.3μmol/L、直接胆红素161μmol/L、间接胆红素106.3μmol/L,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学标志均呈阴性。肝穿病理检查提示胆汁淤积型肝炎。
可参考西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治疗的中医疾病是

A.淋证
B.癃闭
C.痹证
D.胸痹
E.乳癖

答案:C
解析:
中医的“痹证”的治疗可参考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脊柱疾病(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以及退行性骨关节病等。

第8题:

下列何药内服的用法不合适

A.牛黄:每日0.2~0.5g,入丸散服

B.马勃:每日2~6g,包煎

C.熊胆:每日1~2.5g,人丸散服

D.青黛:每日1.5~3g,宜冲服或人丸散服

E.鸦胆子:治痢疾每次10~30粒,水煎服


正确答案:E

第9题:

某女,56岁。因患类风湿关节炎,服用壮骨关节丸,每日服2次,每次6g,服药月余后,出现纳差,乏力,尿黄如浓茶色,皮肤黄染瘙痒,大便呈灰白色,遂收入院治疗,人院后进行各项检查,实验室检查:ALT 316U/L,AST 119U/L,ALP276U/L,GGT 231U/L,TBiL105μmol/L,各种肝炎病毒学标志物检测均呈阴性。医师综合分析病情,考虑系药物不良反应,给予系统治疗。

根据上述临床资料,该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是 查看材料

A.消化性溃疡
B.胆汁淤积型肝炎
C.病毒性肝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胆囊炎

答案:B
解析:
本组题考查对壮骨关节丸不良反应及服药疗程的掌握。壮骨关节丸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痛,血压升高,肝损害。在不良反应的报告中,胆汁淤积型肝炎例数有一定比例。用药疗程为30天,长期服用者每疗程之间间隔10~20天。

第10题:

某女,35岁、因银屑病口服复方青黛丸,每日3次,每次6g,服药23天后,出现乏力、恶心、腹胀、纳差,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肝功能异常,临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排除了其他因素后,停用复方青黛丸,肝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查阅患者病历,忠者2年前服用该药20天,也曾出现相同症状。
复方青黛丸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头晕
B.腹痛腹泻
C.肾功能损伤
D.胃肠道出血
E.肝功能异常

答案:C
解析:
复方青黛丸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腹泻、腹痛、肝炎、肝功能异常、头晕等 ; 严重临床表现为药物性肝损害和胃肠出血。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