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患者升高最明显的是()。

题目
单选题
AMI患者升高最明显的是()。
A

LDH1

B

LDH2

C

LDH3

D

LDH4

E

LDH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目前AMI患者血清可测的标志物,升高时相最早的是

A、Mb

B、CKMB

C、cTnT或cTnI

D、LD

E、AST


参考答案:A

第2题:

关于急性肠系膜缺血(AMI),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脉栓塞是AMI最常见的原因

B、肠系膜上动脉是最常见的栓塞部位

C、对于怀疑AMI的患者,无需做腹部X线片检查

D、若腹腔无明显污染,则肠系膜旁路移植物应首选人工血管

E、血管腔内技术治疗AMI的主要缺点是无法直接评估肠管活力


参考答案:ABDE

第3题:

根据CK及其同工酶诊断AMI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MI发病8小时内CK不高,则可排除AMI

B.AMI发病24小时CK的测定意义最大

C.发病24小时,CK小于参考值上限,可除外AMI

D.CK基础值极低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其CK升高后可在正常范围内

E.心肌梗死范围小,CK可不升高


正确答案:A
AMI诊断时注意CK-MB与CK的时效性。AMI发病8小时内CK不高,不可轻易排除诊断,应继续动态观察。

第4题:

A.AMI康复运动后心率增加<10次/分
B.AMI康复运动后心率增加10-20次/分
C.AMI康复运动后心率增加>20次/分
D.AMI康复运动后收缩压降低<5mmHg
E.AMI康复运动后收缩压升高<5mmHg

AMI康复运动后正常反应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活动安排。心肌梗死后运动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度,心率增加10~20次/分为正常反应。运动时心率增加小于10次/分,可加大运动量,进入高一阶段的训练。若运动时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收缩压降低超过15mmHg,出现心律失常,或心电图ST段缺血型下降>0.1mV或上升>0.2mV,则应退回到前一运动水平,若仍不能纠正,应停止活动。

第5题:

患者男性,35岁,诊断为肝硬化。其血清免疫学检查中,升高最明显的是

A、IgG
B、IgE
C、IgD
D、IgM
E、IgA

答案:A
解析:
肝硬化患者免疫学检查免疫球蛋白IgG、IgA均增高,以IgG增高显著。

第6题:

关于CK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中CK浓度在急性心梗(AMI)发作后3~8h升高,达峰时间在10~36h

B、AMI发病后8h内查血CK不高,不应轻易除外AMI的诊断

C、肌肉损伤和肌肉疾病时,CK增高

D、CK测定诊断AMI的灵敏度低,特异性最高

E、某些AMI患者血中CK可正常


参考答案:D

第7题:

AMI康复运动后正常反应为

A.AMI康复运动后心率增加<10次/分

B.AMI康复运动后心率增加10~20次/分

C.AMI康复运动后心率增加>20次/分

D.AMI康复运动后收缩压降低%5MMHG

E.AMI康复运动后收缩压升高<5MMHG


正确答案:B

第8题:

患者男性,35岁,诊断为肝硬化。其血清免疫学检查中,升高最明显的是()。

A.IgA

B.IgG

C.IgE

D.IgD

E.IgM


参考答案:B

第9题:

目前AMI患者血清可测的标志物,升高时相最早的是

A.Mb
B.CKMB
C.cTnT或cTnI
D.LD
E.AST

答案:A
解析:
肌红蛋白(Mb)分子量小,主要位于胞质中,AMI时首先释放入血,0.5~2小时血中即可升高,是目前可测的最早心肌损伤标志物。因此本题最佳选项是A。

第10题:

A.AMI康复运动后心率增加<10次/分
B.AMI康复运动后心率增加10-20次/分
C.AMI康复运动后心率增加>20次/分
D.AMI康复运动后收缩压降低<5mmHg
E.AMI康复运动后收缩压升高<5mmHg

提示应退回到前一运动水平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活动安排。心肌梗死后运动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度,心率增加10~20次/分为正常反应。运动时心率增加小于10次/分,可加大运动量,进入高一阶段的训练。若运动时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收缩压降低超过15mmHg,出现心律失常,或心电图ST段缺血型下降>0.ImV或上升>0.2mV,则应退回到前一运动水平,若仍不能纠正,应停止活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