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公司生产乙产品,乙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乙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资料假定B公司实际生产乙产品10000

题目
问答题
B公司生产乙产品,乙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乙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资料假定B公司实际生产乙产品10000件,实际耗用总工时25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550000元。计算乙产品标准工资率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乙产品的标准工资率=420000/21000=20(元/小时)乙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20×2=40(元/件)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氽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有关资料见下表: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本月完工产量(件) 16000 9000 直接材料成本(元) 100000 80000 间接成本总额(元) 990000假设经作业分析,该企业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性质设立了机器调整准备、质量检验、设备维修、生产订单、机器工作、生产协调等六个作业成本库;各作业成本库的可追溯成本、成本动因、作业量以及作业成本分配率等有关资料见下表:

假定各个作业成本库采用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各个作业成本库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见下表。

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 作业名称 机器调整准备 生产订单 机器工作 设备维修 质量检验 生产协调 预算分配率 60元/次 45元/份数 355元/小时 280元/小时 60元/次数 50元/次数甲、乙两种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表:

单位:元 产品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甲产品 30000 70000 100000 乙产品 20000 30000 50000甲、乙两种产品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以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法分配。

甲、乙两种产品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资料见下表。(单位:元/件)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甲产品在产品成本 6 18 24 乙产品在产品成本 15 20 35已知月末甲、乙两种产品的在产品数量分别为600件和400件。

要求:

(1)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已分配的作业成本和作业成本差异。

(2)将作业成本差异直接结转到当期的营业成本,完成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并做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生产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3)计算调整率并将调整额追加计入到各产品已分配作业成本中,完成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并作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生产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生产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
⑴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已分配的作业成本和作业成本差异。

 

 

甲产品

乙产品

 

作业成本库
(作业中心)

 

预算成本分配率

 

作业量

已分配的作业成本

作业量

已分配的作业成本

已分配作业成本合计

机器调整准备

60元/次

3500

210000

1000

60000

270000

生产订单

45元/份

300

13500

200

9000

22500

机器工作

355元/小时

550

195250

850

301750

497000

设备维修

280元/小时

100

28000

60

16800

44800

质量检验

60元/次

1500

90000

380

22800

112800

生产协调

50元/次

500

25000

400

20000

45000

合计

 

 

561750

 

430350

992100

作业成本差异=990000-992100=-2100(元)
(2)将作业成本差异直接结转到当期的营业成本,完成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并
作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30000

70000

100000

本月生产成本

100000

561750

661750

合计

130000

631750

761750

完工产品成本

126400

620950

747350

单位生产成本

7.9

38.81

46.71

月末在产品成本

3600

10800

14400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600×6=36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30000-3600=1264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作业成本=600×18=108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作业成本=631750-10800=620950(元)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20000

30000

50000

本月生产成本

80000

430350

510350

合计

100000

460350

560350

完工产品成本

94000

452350

546350

单位生产成本

10.44

50.26

60.7

月末在产品成本

6000

8000

14000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400×15=60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00000-6000=94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作业成本=400×20=80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作业成本=460350-8000=452350(元)
①借:作业成本 2100
贷:营业成本 2100
②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甲产品 100000
-直接材料-乙产品80000
贷:原材料 180000
③借:生产成本-作业成本-甲产品 561750
-作业成本-乙产品430350
贷:作业成本 992100
④借:产成品-甲产品 747350
-乙产品 54635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747350
-乙产品 546350
(3)计算调整率并将调整额追加计入到各产品已分配作业成本中,完成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并作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单位:元
项目

机器调
整准备

生产
订单

机器
工作

设备
维修

质量
检验

生产
协调

合计

实际发生
作业成本

279000

25000

490000

48000

94000

54000

990000

预算分配率

60元/次

45元/数

355元/小时

280元/小时

60元/次

50元/次

 

甲产品耗用
作业量

3500

300

550

100

1500

500

 

乙产品耗用
作业量

1000

200

850

60

380

400

 

甲产品已分配
作业成本

210000

13500

195250

28000

90000

25000

561750

乙产品已分配
作业成本

60000

9000

301750

16800

22800

20000

430350

已分配作业
成本合计

270000

22500

497000

44800

112800

45000

992100

作业成本差异

9000

2500

-7000

3200

-18800

9000

-2100

调整率

3.33%

11.11%

-1.41%

7.14%

-16.67%

20.00%

 

甲产品作业
成本调整额

7000

1500

-2750

2000

-15000

5000

-2250

乙产品作业
成本调整额

2000

1000

-4250

1200

-3800

4000

1150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30000

70000

100000

本月生产成本

100000

559500

659500

合计

130000

629500

759500

完工产品成本

126400

618700

745100

单位生产成本

7.9

38.67

46.57

月末在产品成本

3600

10800

14400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600×6=36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30000-3600=1264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作业成本=600×18=108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作业成本=629500-10800=618700(元)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20000

30000

50000

本月生产成本

80000

430500

510500

合计

100000

460500

560500

完工产品成本

94000

452500

546500

单位生产成本

10.44

50.28

60.72

月末在产品成本

6000

8000

14000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400×15=60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00000-6000=94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作业成本=400×20=8000(元)
完工产品负担的作业成本=460500-8000=452500(元)
①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甲产品 100000
-直接材料-乙产品80000.
贷:原材料 180000
②借:生产成本-作业成本-甲产品 561750
-作业成本-乙产品430350
贷:作业成本 992100
③借:作业成本 2100
生产成本-作业成本-乙产品 150
贷:生产成本-作业成本-甲产品 2250
④借:产成品-甲产品 745100
-乙产品 5465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745100
-乙产品 546500

第2题:

某企业生产101批次甲产品、102批次乙产品和202批次丙产品,8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
甲产品直接材料84000元,直接人工12000元,制造费用8000元;丙产品直接材料120000元,直接人工2000元,制造费用2000元。
(2)本月生产情况
甲产品7月2日投产40件,本月25日全部完工入库,本月实际生产工时8000小时;乙产品本月5日投产100件,本月已完工40件,本月实际生产工时4400小时;丙产品7月5日投产60件,本月尚未完工,本月实际生产工时4000小时。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本月投入原材料费用396000元,全部为乙产品耗用,本月产品生产工人工资56088元,制造费用总额44280元。
(4)在产品定额成本
乙产品月末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2105元,其中直接材料1825元,直接人工185元,制造费用95元。
要求:编制三个批次产品的成本计算单(注: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照实际生产工时在各批次产品之间分配,乙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按照定额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单
批次:101产品:甲产品批量:40件投产:7月2日完工:8月25日

产品成本计算单
批次:102产品:乙产品批量:100件投产:8月5日完工:


产品成本计算单
批次:202产品:丙产品批量:60件投产:7月5日完工:


答案:
解析:
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甲产品承担人工费用=56088/(8000+4400+4000) ×8000=27360(元)
  乙产品承担人工费用=56088/(8000+4400+4000) ×4400=15048(元)
  丙产品承担人工费用=56088/(8000+4400+4000) ×4000=13680(元)
  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承担制造费用=44280/(8000+4400+4000) ×8000=21600(元)
  乙产品承担制造费用=44280/(8000+4400+4000) ×4400=11880(元)
  丙产品承担制造费用=44280/(8000+4400+4000) ×4000=10800(元)
  产品成本计算单
  批次:101 产品:甲产品 批量:40件 投产:7月2日 完工:8月25日

 产品成本计算单
  批次:102 产品:乙产品 批量:100件 投产:8月5日 完工:

产品成本计算单
  批次:202 产品:丙产品 批量:60件 投产:7月5日 完工:

第3题:

某制造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2008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名称 产量(件) 直接材料单位产品成本 直接人工单位产品成本 田 100 50 40 乙 200 80 30(2)月初甲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3600元,乙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4600元;月末在产品数量,甲为40件,乙为60件,总体完工率均为50%;按照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总额为50000元,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元) 甲耗用作业量 乙耗用作业量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 4000 5 15 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 4000 30 10 机器运行 机器小时数 40000 200 800 设备调整准备 调整准备次数 2000 6 4要求:

(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3)假设决策者计划让单位售价高于单位成本10元,根据第(2)问的结果确定甲和乙的销售单价,试分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第4题:

 某企业6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费用42120元,人工成本44000元,该月制造费用总额36080元。其他相关材料如下表。



  要求:(1)计算甲、乙产品分别耗用的原材料成本(其中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照定额消耗量标准分配)。.
  要求:(2)计算甲、乙产品分别耗用的人工成本(按照生产工时标准分配)。
  要求:(3)计算甲、乙产品分别承担的制造费用(按照生产工时标准分配)。
  要求:(4)计算甲、乙产品总生产成本与单位生产成本。


答案:
解析:




4.
 产品的总生产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甲产品的总生产成本=55000+28000+22960=105960(元)
  甲产品单位生产成本=105960÷400=264.9(元)
  乙产品的总生产成本=30000+16000+13120=59120(元)
  乙产品单位生产成本=59120÷300=197.07(元)

第5题:

(2018年)甲公司生产销售乙、丙、丁三种产品,固定成本5万元,除乙产品外,其余两种产品均盈利,乙产品销售2000件,单价105元,单位成本110元(其中,单位直接材料成本2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3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45元,单位固定制造费用10元),假设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在短期经营决策时,决定继续生产乙产品的理由是( )。

A.乙产品单价大于20元
B.乙产品单价大于80元
C.乙产品单价大于55元
D.乙产品单价大于100元

答案:D
解析:
乙产品单位变动成本=20+35+45=100(元)。在短期内,如果企业的亏损产品能够提供正的边际贡献,就不应该停产。因此只要乙产品的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100元,就应该继续生产。

第6题:

A公司现有设备可以生产甲产品,也可以生产乙产品。因生产能力有限,只能选择生产其中的一种产品。假定该设备用来生产甲产品可以获利50000元,用来生产乙产品可以获利60000元。为保证经济资源的最佳使用,企业选择生产乙产品,生产乙产品的机会成本是()元。

A.5000
B.10000
C.50000
D.60000

答案:C
解析:

第7题:

某企业6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费用42120元,人工成本44000元,该月制造费用总额36080元。其他相关材料如下表。
要求:
(1)计算甲、乙产品分别耗用的原材料成本(其中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照定额消耗量标准分配)。
(2)计算甲、乙产品分别耗用的人工成本(按照生产工时标准分配)。
(3)计算甲、乙产品分别承担的制造费用(按照生产工时标准分配)。
(4)计算甲、乙产品总生产成本与单位生产成本。


答案:
解析:
(1)分配率=42120/(400×1.2+300×1.1)=52
  甲产品耗用原材料成本=30040+400×1.2×52=55000(元)
  乙产品耗用原材料成本=12840+300×1.1×52=30000(元)
  (2)分配率=44000/(56000+32000)=0.5
  甲产品耗用人工成本=0.5×56000=28000(元)
  乙产品耗用人工成本=0.5×32000=16000(元)
  (3)分配率=36080/(56000+32000)=0.41
  甲产品承担制造费用=0.41×56000=22960(元)
  乙产品承担制造费用=0.41×32000=13120(元)
  (4)产品总生产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甲产品总生产成本=55000+28000+22960=105960(元)
  甲产品单位生产成本=105960/400=264.9(元)
  乙产品总生产成本=30000+16000+13120=59120(元)
  乙产品单位生产成本=59120/300=197.07(元)

第8题:

甲公司生产销售乙、丙、丁三种产品,固定成本50000元。除乙产品外,其余两种产品均盈利。乙产品销售量2000件,单价105元,单位成本110元(其中,单位直接材料成本2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3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45元,单位固定制造费用10元)。假定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在短期经营决策时,决定继续生产乙产品的理由是( )。

A.乙产品单价大于55元

B.乙产品单价大于20元

C.乙产品单价大于100元

D.乙产品单价大于80元


正确答案:C
解析:在短期内,如果企业的亏损产品能够提供正的边际贡献,就应该继续生产乙产品。乙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直接材料成本+单位直接人工成本+单位变动制造费用=20+35+45=100(元),所以乙产品单价大于100元,就应该继续生产乙产品。

第9题:

甲公司生产销售乙、丙、丁三种产品,固定成本50000元。除乙产品外,其余两种产品均盈利。乙产品销量2000件,单价105元,单位成本110元(其中,单位直接材料费用20元,单位直接人工费用3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45元,单位固定制造费用10元)。假定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在短期经营决策时,决定继续生产乙产品的理由是( )。

A.乙产品单价大于55元
B.乙产品单价大于20元
C.乙产品单价大于100元
D.乙产品单价大于80元

答案:C
解析:
在短期内,如果企业的亏损产品能够提供正的边际贡献,就应该继续生产乙产品。乙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直接材料费用+单位直接人工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20+35+45=100(元),因此乙产品单价大于100元,就应该继续生产乙产品。

第10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资料:



(2)该企业制造费用总额为150000元,按以下作业进行了划分。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1)按照传统成本法,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答案:
解析:
(1)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00/(1000+2000)=50(元/小时)
分配给甲产品的制造费用=50×1000=50000(元)
单位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50000/400=125(元/件)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25+250=375(元/件)
分配给乙产品的制造费用=50×2000=100000(元)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000/625=160(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60+380=540(元/件)
(2)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72.5+250=422.5(元/件)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1000/625=129.6(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29.6+380=509.6(元/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