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艺操作上分析,减底泵抽空的原因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从工艺操作上分析,减底泵抽空的原因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减底液面装高后,减底泵也会出现抽空现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常压塔底泵抽空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 塔底泵抽空现象:泵出口压力下降,电流下降,响声不正常,送出量下降或回零;塔底液面上升;
塔底泵抽空的原因:①塔底液面过低,产生汽蚀,或者有气体窜入;②油轻,温度过高;③塔底油带水;④进口线故障(如阀芯脱落过滤网堵等);⑤泵本身的机械故障;⑥串蒸汽。
塔底泵抽空分馏操作:①关小泵出口阀,尽量保持低流量运转;②切换备用泵后,将原泵停下,清洗泵入口过滤网,排油时注意防止烫伤;③处理中要平衡各塔液位,特别减压塔底泵抽空后,要注意循环油罐液位或通知反应降低循环油量;④若常压塔底泵抽空时要注意侧线产品质量,如不合格要联系改罐处理。

第3题:

减底泵封油注入量大,也会造成减底泵抽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减压塔塔底液位过低会导致减底油抽出泵抽空。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有哪些主要原因引起泵抽空?


正确答案: 泵内及入口管线内存气;
(1)吸入阻力太大或压头偏低,产生气蚀;
(2)叶轮口环与泵体口环磨损,间隙过大;
(3)液体的黏度、重度与设计不相符;
(4)叶轮由于气蚀或其他原因已严重损坏;
(5)轴套与盘根磨损太大;
(6)两台泵并联运行抢量;
(7)封油开的太大或过早使泵内油品气化;
(8)热油泵带水。

第6题:

正常生产中,如减底泵抽空较长时间无法上量时,装置应改循环处理。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分馏塔底泵抽空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 塔底泵抽空现象:
泵出口压力下降、电流下降、响声不正常、送出量下降或回零、塔底液面上升。
塔底泵抽空的原因:
(1)塔底液面过低,产生汽蚀,或者有气体窜入;
(2)油轻,温度过高;
(3)塔底油带水;
(4)进口线故障(如阀芯脱落过滤网堵等);
(5)泵本身的机械故障;
调整方法:
(1)关小泵出口阀,尽量保持低流量运转;
(2)切换备用泵后,将原泵停下,清洗泵入口过滤网或修泵;
(3)加强反应部分与C-201的操作,保证C-202进料脱水完成。
(4)适当降低塔底温度,同时也要在调整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合格。不合格时送不合格罐。

第8题:

减底泵的备用泵预热量太大,是减底泵抽空的原因之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造成原料泵抽空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通常原料泵发生抽空的原因有:
(1) 原料罐的液位过低
(2) 原料罐的压力过低
(3) 入口阀开度较小
(4) 原料罐内的油品温度较高
(5) 原料泵入口进入了蒸汽

第10题:

离心泵的抽空有什么现象?有哪些原因引起泵抽空?怎样处理?


正确答案: 现象:泵在运行中,突然发生噪音,振动并伴随有扬程、流量效率的降低,电机电流减少,压力表上的指示压力逐渐下降波动,这种故障是开始抽空。如果更严重一点,压力表回零,泵不上量,就是严重抽空。
故障原因:
(1)泵内或入口管线内存有气体。
(2)吸入阻力太大或灌注高度不够,产生汽蚀。
(3)入口压力低于或等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4)油品温度过高,容易汽化。
(5)叶轮入口或泵的入口有异物堵塞。
(6)叶轮口环与泵体口环磨损,间隙过大。
(7)电机与泵的转向不对。
(8)电机与泵的转速太低。
(9)液体的粘度、重度与原设计不对。
(10)叶轮由于汽蚀或其它原因严重损坏。
(11)轴套和盘根磨损过大。
(12)两台泵并联运行时抢量。
(13)封油开得太早,使泵内油品汽化。
(14)热油泵带水。
排除方法:
(1)重新灌泵,打开低点放空排除空气。
(2)提高灌注头,减少入口阻力损失。
(3)提高入口压力。
(4)降低油品的温度。
(5)清除异物。
(6)更换耐磨环。
(7)调整电流接线,改变旋转方向。
(8)检查电压是否太低,皮带是否太松,皮带轮转速是否合适,使其达到额定转数。
(9)检查测定、减小液体粘度、重度。
(10)更换叶轮,采取措施,防止汽蚀产生。
(11)更换轴套或盘根。
(12)关小泵出口阀,视操作需要,可停一台泵。
(13)适时、适量给封油。
(14)加强脱水,关小泵出口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