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古建筑运用什么途径来弥补其博大规模和高贵气质受材料的限制影响。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中国古建筑运用什么途径来弥补其博大规模和高贵气质受材料的限制影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中国宫殿式建筑为不受材料、技术等主客观对“高尚”、“高贵”的限制,古人采用了三个途径以弥补之:
一、加大加高台基,以突出建筑之雄伟;
二、采用组群布局方法以显示博大规模;
三、不强调单个建筑本身个性,突出建筑融入宇宙自然的“万象气候”。至少从唐代起,建筑结构和建筑构件就已经有了相当严密的模数关系,形成中国古代殿堂建筑中的“材分八等”的用料规制,以适应不同等级建筑的需要。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
(1)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
(2)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
(3)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

第2题:

18世纪英国开始出现仿造自然的园林,原因包括其本身自然环境和()。

  • A、受中国园林影响 
  • B、受伊斯兰园林影响
  • C、受希腊建筑影响
  • D、受罗马建筑影响

正确答案:A

第3题:

简述中国古建筑的总体特点.


正确答案:
3.(1)组群布局、主次分明;(2)普遍采用木结构;(3)形制装饰多样;(4)等级森严.

第4题:

设计建造古建筑时,使用材料是受到限制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美育是通过一些什么样的途径,来转移我们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


正确答案: 第一,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
第二,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
第三,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

第6题:

简述中国佛教石窟在中国古建筑中的研究价值。
佛教石窟表现在建筑中的研究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建筑的一个门类,其中的雕刻和壁画反映了我国早 期的建筑活动和形象,所描绘的佛教故事场面和大量的装饰图集,以及刻画的佛像、人物、动植物、古代城镇、宫殿、寺庙、园林、寺庙、殿堂、亭台楼阁等建筑形式,可以见到古代房屋的形态,在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建筑实例稀少的情况下,这些资料的价值更显得珍贵。

第7题:

简述企业亏损弥补的主要途径。


正确答案:企业经营发生亏损,其弥补途径主要有:
①用以后年度实现的税前利润进行弥补,但弥补期限不得超过5年。
②用以后年度实现的税后利润弥补,即企业发生的亏损在经过5年期间未弥补足额的,应用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
③用盈余公积弥补。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应由董事会提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利机构批准。

第8题:

原保险人所能保留业务规模的大小通常是受其( )来限制的

A.保险公司规模

B.业务大小

C.承保能力

D.业务量


参考答案:C

第9题:

简述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正确答案: 1)梁柱式的弹性结构体系
2)整齐而又灵活的平面布局
3)优美的艺术造型
4)绚丽与淡雅相结合的色彩
5)丰富的雕刻装饰
6)建筑物与环境协调

第10题:

功能分配和规模分配的含义是什么?结合中国工资制度改革来谈谈功能分配和规模分配的作用与意义。


正确答案: (1)功能分配,也称要素分配,是从收入来源角度来研究收入的分配。它试图说明每一个生产要素所得到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份额是多少。
(2)规模分配,也称个人和家庭分配,是从分配是否公平的角度来研究收入的分配。它试图说明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份额是多少。可用劳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来衡量。